第六十五章 僵持不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盛明蘭和張大娘子還是年輕,低估了人世間的險惡。王家老太太已然和盛家撕破臉皮,為了保下自己最心愛的女兒,明知道會傷害另外一個女兒,一口咬死了盛家屈打成招,又自恃盛家除了人證,在也拿不出任何證據表明害盛老太太的就是康娘子。
不比原著中當初康大娘子設計暗害盛老太太,原著中的康大娘子是利用了王大娘子對盛老太太的怨恨之心,假借王大娘子之手下毒。
盛長槐穿越到這個世界,盛家和原著中的情況大不相同,王大娘子和盛老太太關係親密,康大娘子自然不敢讓王大娘子下手,而是選擇了李代桃僵,狸貓換太子的方式。
現在是康大娘子自己動手,自然會想到事情敗露的風險很大,在盛家出事之後,就多了一個心眼,留了心腹關注事態發展,第一時間通知了王老太太。
王老太太見識非凡,第一時間選擇毀滅人證,不同處境選擇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放棄王大娘子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
王家的兩個女兒,康大娘子在家裡作威作福,壓的康大人敢怒不敢言,甚至連庶女都被康大娘子送給大戶人家做妾這種事情,康大人都不敢多說幾句。
而王大娘子在盛家,被一個小妾騎在脖子上拉屎,就算王家來了京都也不見說什麼,從這裡就能看出兩個女兒的待遇和親疏遠近。
在明知道無法挽回王大娘子的情況下,王老太太自然是選擇了力保那個和自己親近的女兒,甚至不惜採取了最極端的做法,那就是和盛家徹底撕破臉皮。
這種事情其實不算特例,哪怕是在後世,偏心的父母損害其他兒女的名聲和利益,用來幫助自己最喜愛的兒女這種事情,不僅僅是在電視劇裡面有,現實裡面多的是。
父母不慈子女不孝,王大娘子其實知道這邊已經鬧的不可開交,兩家人本來是親戚,現在搞的和仇敵一樣,但還是一直沒有露面,王老太太自然是越來越狠心。
“賢婿,你可要考慮清楚,要麼,我們王家給你們盛家一個臺階,哪怕就是王家傾家蕩產,也要給你們家老太太遍尋稀世良藥,無論是百年人參,還是什麼靈芝燕窩,從今天開始,你們家老太太的補品我們王家包了,總能把她這次中毒之後的身子給補回來。”
“還有,我也是講道理的,你們覺的這件事是我這女兒做的,我也不和你們要什麼證據,等你們家老太太醒來,我讓她在老太太跟前哪怕磕幾十個響頭也可以,晚輩給長輩磕幾個頭不算什麼,但要把屎盆子扣在我家女兒頭上,我是萬萬不答應的。”
“要不就選擇魚死網破,咱們兩家去開封府理論,只要你們盛家能找到證據,證明你們家老太太的毒是我家女兒下的,那就讓官府來判誰對誰錯。”
“不過我可要提醒你,現在的開封府府尹雖然是太子兼任,但只是名義上暫代,推官,判官,府院,六曹,大部分可都是韓大相公的門生,韓大相公和你們家那個侯爵是什麼關係,老太太我可是一清二楚,更不用說韓大相公欠了我們王家好大的人情,他那一黨親信,可有好多是你岳丈的門生故舊,讓他的門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偏袒王家,你覺得他會不會做,到那個時候,恐怕你們家的大娘子一個心懷怨恨,毒害婆母的罪名是少不了的。”
到底是王老太太,只要下的了這個決心,狠下心來,別說指鹿為馬,黑的都能說成白了,到了現在已經完全改口,要是讓外人看到了,還真以為康大娘子是無辜的,王家絲毫不怕上公堂對峙。
看著面色鐵青的盛家眾人,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拿捏到了盛家,這世道,好人總比壞人做事要顧慮更多,盛明蘭和張大娘子即便心裡在氣憤,也知道王老太太說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出現。
王大娘子雖然是無辜的,但是她和老太太和好也才幾年時間,在她和老太太和好之前,盛紘兩口氣對待老太太心裡不親近的事情,在汴京好多人家都知道。
說到這裡,王老太太心裡其實要感謝林小娘,在老太太和王大娘子和好之前,盛紘寵愛林小娘,盛家下人也是兩邊站隊,隨風搖擺,林小娘不知道給王大娘子潑了多少髒水,傳了多少謠言,全都是盛家婆媳不和的事情,放到公堂上,也能被拿來作為證據。
盛紘這時候也十分後悔,當年他抬舉林小娘,不知道有多少次帶著林小娘拋頭露面,就連管家大權都交給她好幾次,這才釀下了今日之苦果。
若是真鬧到官面上,以前的謠言就會在王家這門姻親的證明下做實,他也會被官場同僚和仕林詬病對待嫡母不孝。
也怪王大娘子是個嘴上沒把門的,遇到委屈屢屢到孃家訴苦,盛家門裡之前的許多見不得人的事情,對於王家都不是秘密,比如剛才王舅哥說的那件事,王大娘子夫妻幾年前被楊繼宗割去頭髮的事情,王家人竟然全都知道。
這件事還不算什麼,盛家不承認,沒人能有什麼證據,但是,衛小娘的死,還有當年那個才藝雙全小娘的死,雖然都是林小娘造的孽,但按照王老太太的意思,這就是盛紘寵妾滅妻,王大娘子心懷怨恨的證據。
類似這樣的事情,盛家還有幾件,雖然沒有牽扯到人命上面,但若是上了公堂,王家人都會把這些事情爆出來,以證明王大娘子有很大的作桉動機。
對於盛紘而言,這已經不是關係到他的前途了,是關係到整個盛家的門風了,大家族裡面,各種不足為外人道的陰私比比皆是,但若沒有鬧到官面上,都不會有什麼,即便是私底下有謠言,沒多久就被另一個新聞給壓下去了。
但若鬧到官面上,王家使了大力讓開封府嚴查,自然是能查到蛛絲馬跡的,盛家的下人,雖然這兩年在海朝雲的管教下謹守本分,但卻沒幾個死忠之人,盛家也不能把下人全都打死吧,總有人不管是利誘也罷,還是被官府的威壓嚇到了也罷,會把自己知道事情告知官府。
盛家最能做主的盛紘焉了,盛明蘭和張大娘子雖然都有主見,也不怕事情鬧大,到底是女流之輩,也明白這件事的危害有多大,不像王家那麼能豁得出去,到底是被王老太太的氣焰給壓制住了。
“好一個王太夫人,難怪有人說王老太師能做到那樣的高位,有一半是王太夫人的功勞,我算是見識了。”
盛明蘭氣急而笑,王老太太這是什麼話,自家祖母是缺補藥人嗎,不說自己,大哥哥對老太太那可是費勁了心思,高原的雪蓮,遼東的百年人參,雲貴的靈芝,各種罕見的救命良藥,在盛家那可是常年備著的,滋補聖品燕窩什麼的大哥哥恨不得讓老太太當飯吃。
說個不好聽的,盛家雖然不是整個大宋最有錢的,但是盛老太太肯定是大宋最富裕的老太太,哪怕是宮裡的太后,恐怕都沒老太太這麼富裕,畢竟大宋皇家內庫虧空是出了名的。
“賢婿,你們盛家就是這樣教育子女的,這是給長輩說話的態度嗎,你作為父親,也不知道管教,傳出去還當盛家是什麼小門小戶的人家呢。”
王老太太這時候倒是穩了,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用一種為盛家好的口吻對著盛紘說道,盛紘雖然心裡顧慮太多,息事寧人的想法又佔據了上風,但肯定不會因為王老太太幾句話就責備盛明蘭。
要不是盛紘想的太多,哪裡輪得到盛明蘭開口譏諷,他也對自己這個岳母已經沒有任何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