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難纏的王老太太(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可有這樣的道理,謀害親長,天理難容,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都是天經地義的。要不是顧忌岳丈大人配享太廟,她的女兒做下如此駭人聽聞之事,教女不嚴一個罪名也能叫岳丈在太廟除名。這樣也就是親戚,如果是不相干的外人,我早就一紙狀書遞到開封府,還能等到岳母大人私下裡來求情。”
當天中午,盛明蘭的設計已經全部落實,康大娘子及她的鐵桿親信,都被劉媽媽騙到盛家,這幾人剛到盛家,就被盛明蘭一舉拿下,康娘子倒是嘴硬,不過她的親信,可扛不住屠二的手段,一五一十全都招供了。
要說不如意的,那就是康家那邊也有聰明的下人,左等右等等不到自家主子和管事們回來,當天夜裡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趁著夜幕悄悄到盛家一看,便發現盛家外鬆內緊,恰好此人也是知情人之一,馬上反應過來是訊息走漏了。
更有可能是康娘子害怕王大娘子魚死網破,專門留下了這個後手,若事情不對勁,讓他馬上去王家通知王老太太救命。
張大娘子這才長了見識,她倒是康大娘子為何膽子這麼大,原來根子在這王老太太身上。
這王老太太確實是個善於揣測人心的,她剛到盛家,三言兩語就把盛紘的立場給改變了,談起以往的舊情,王家在盛紘仕途上的幫助,倒是勾起了盛紘的感恩之情,再加上一早就知道了老太太沒有性命之憂,竟然鬆口願意輕拿輕放。
沒辦法,王老太太不僅打的感情牌,確實也是非常瞭解他這個姑爺,心心念唸的就是抬高盛家的門楣,最好盛家門楣是因他得到提升,好讓盛家後世子孫永遠記得他的功勞。
半是真情,半是謀劃,王老太太說什麼王家舅哥資質平庸,沒法扛起王家的旗幟,言語間流漏出將王老太師留下的人情交到盛紘手裡,力挺他進入中樞,這才是盛紘改變心意的最大原因。
雖然說近兩年盛紘和盛長槐關係有所緩和,但實際上心裡是十分別扭的,哪怕這兩年仕途光明,但總有人說他是靠著侄兒上位的。
再有,盛家大房的盛維已經確認會將族長之位傳到盛長槐手裡,在盛紘心裡其實不滿的,哪怕盛長槐其實是他的親生兒子,畢竟盛長槐已經過繼出去了,若是幾代人過去之後,他這一支說不定成為旁支都有可能。
如果他能夠利用王家的人脈和人情,說不定真的可以進入中樞,到那個時候,盛家後人定會為將他的功績寫入族譜,搞不好還能青史留名。
盛紘這種想法其實很正常,一個被自己放棄的兒子,卻實現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夢想,將盛家抬升到世襲罔替的勳貴之列,尤其是這個兒子還和自己不親,在族譜上已經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盛長槐的爵位專為世爵的訊息,盛紘其實也知道一些,對於這件事他雖然早有準備,但真到了這一天,還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王老太太自以為她拿捏住了自己這個最有前途的姑爺,但卻被其他人給破壞了。
“要是沒有聽到王太夫人這番話,還不知道王家原來是對盛家有恩的,原來是王太夫人您一手撫養父親長大,為父親延請名師指點,教以科舉中榜,聘妻生子,繁衍祖母啊。”
盛明蘭這話可謂是直接揭開了盛紘的偽善麵皮,除了王家人和康家人,整個盛家無論大小,心裡都覺得爽快。
剛才盛紘和王太夫人好似親生母子一般母慈子孝,若是不知情的外人,還以為這兩人是親親的母子兩。尤其是張大娘子,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家相公一直和這個實際上的親生父親不親近了,哪怕是這兩年關係緩和,但還是能不見面就不見面。
盛明蘭剛才說的那些,哪一件不是盛老太太為盛紘做的,但從來沒見過他和盛老太太如此親近,看到他和王老太太這演戲一般的舉動,張大娘子冷冷的提醒他。
“再過一段時間,盛家就要成為世襲罔替的侯府,按照慣例,官家會上封三代,老太太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夫人,按照我家相公的性格,自然是要接老太太去侯府的,太侯夫人,自然是要住侯府的。”
剩下的話,張大娘子沒有說,盛紘卻是懂她的意思。
盛長槐一直都要把老太太接過去住,但畢竟盛紘尚在,如果跟著孫子過活,自然會引來風言風語,仕林之中會笑話盛家沒有規矩,不和禮教。
但若是老太太被封為太侯夫人,就沒有任何障礙了,雖然盛紘尚在,但盛長槐是長子嫡孫,況且,侯府的太夫人,哪有不住在侯府的。
而且,既然是侯府的太夫人,那麼追究不追究責任,自然得看侯府的意思。
尤其是盛紘馬上反應過啦,若是他敢輕輕放過,等盛長槐回來,不僅會推翻他的決定,甚至於連他都會遷怒,盛長槐什麼性格,盛紘可是明明白白的,到時候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叔父,實際上的親生父親,在他面前不會有任何臉面。
而且盛紘是知道的,盛長槐真要是發作起來,一定會把自己在嫡母被下毒這件事上偏袒大姨姐的事情爆出來,百善孝為先,別說是岳丈已經過世好幾年,人脈香火情還有多少都說不準,就算是岳丈的人脈可以和韓大相公的人脈相提並論,帶上一頂不孝帽子的自己,別說進入中樞了,恐怕連在官場立足都做不到了。
基於這兩點考慮,盛紘終於知道他現在應該是什麼態度了。
王老太太一計不成,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求將這件事壓下去,只求能夠從輕發落自家女兒。
“好孩子,她是個湖塗的,犯下了這樣的滔天大罪,但是你想想,如果把這件事拿到官面上,我這大女兒罪有應得,但是二女兒,可是你盛家的媳婦,若是官府把前幾年的她和婆母不親近的事情暴露出來,你也得想想孩子們的前途。”
不得不說,這康娘子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見事情敗露,還想著把王大娘子拉下水。
康大娘子膽大包天,下毒一事漏洞百出,但王老太太給女兒擦屁股擦多了,又是個老謀深算的,在知道訊息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到盛家求情,而是將女兒留下的收尾處理的乾乾淨淨。
先是把替康大娘子製作盛家食盒的匠人控制起來,還有替康大娘子製毒的那個郎中,盛明蘭派去的人還是去晚了,此人也不知道是逃了,還是被王家控制起來了,竟然無影無蹤。
要不是康大娘子的親信招認,王老太太和康大娘子還真會死活不認這個罪名。
而王老太太說這句話的自然也有深意,如果鬧到官府,盛家沒有證據,哪怕是拿到了康家下人的口供,也可以說是屈打成招,到頭來還是得把王大娘子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