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張大娘子的秘密(第2/2頁)
章節報錯
“今日朝中發生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我爹爹雖然沒在汴京,但國公府那邊的訊息靈通,你回來的時候,母親剛走,已經叮囑過我了,也不光是我看出來的。”
這盛長槐倒是瞭解,英國公夫人,自家岳母,絕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英國公府的很多事情,英國公不在的事情,全由英國公夫人操持,無論是進宮見皇后太后,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官家和太后幾乎快要圖窮匕見了,原來的軍方第一人英國公,倒像是被人忘記了一般,全都是自己這個岳母的功勞。
“相公,我不知道你藏了什麼秘密,但我想說的是,有些事情,你是壁不開的,自從您中了探花,您好像什麼事情都是顧慮重重,顧忌這個,顧忌那個,但您想想,旁人能避開,您能避開嗎,太后終歸是要還政的。”
是啊,太后終歸是要還政的,盛長槐入仕以來,一直避免想這個問題,雖然他救了太后不錯,但是他今日的地位,說個不好聽的,大部分都是太后賜予的,無論是爵位,還是這個宅邸,甚至於自己喜歡的女兒成為自己的娘子,這都是太后的恩情,可謂是待他不薄。
但是,如果衡量下得失,太后終歸是要還政的,即便是太后看現在的官家在不順眼,她也沒辦法廢了官家,除非是謀反,但有一點,太后這個地位,朝爭上能佔上風,但要是謀反,失去了大義,即便是把官家趕下臺,繼任者也不會任由她擺佈,下場可想而知,盛長槐也猜不透太后想要做什麼,尤其是白天這事。
“相公,有件事,我其實一直都想告訴你,但不知道該怎麼給你說,我覺得,現在是時候了。”
看著一臉鄭重的張大娘子,盛長槐面帶疑惑,自家娘子還有什麼事情瞞著自己嗎。
“當初太后賜婚的時候,爹爹和孃親猜測,會不會太后是用相公和我們張家聯姻,讓張家在他和官家爭鬥的時候,站在他那一邊,但是後來,爹爹同意這門親事,是因為他想明白了,張家從開國至今從不站隊,相公在蜀縣的時候,兄長也派人去考察過你,若是考察品性,其實大可不必,在汴京,能瞞過張家的事情不多,哪裡需要到蜀縣那麼遠。”
“兄長最擔心的就是你看不清局勢,但是瞭解了兗王和邕王曾經拉攏過您的事情,以及您當初的選擇,家裡這才放心把我嫁過來,要不然,即便是我千肯萬肯,還有太后賜婚,爹爹和兄長哪怕投靠官家,也要取消了這門婚約。”
盛長槐萬萬沒想到,自己當初的婚事,差一點就泡湯了,張大娘子說的,盛長槐自然是相信的,英國公府有這個底氣,只要他們執意不肯,太后是不會逼迫的,是不會逼他們投向官家的。
“有些事您不知道,當初為了五妹妹的婚事,您借用的我陪嫁的院子,魏叔陪您胡鬧,都是得了爹爹的授意,甚至文彥敬那麼短時間得到真相,韓章韓大相公利用文彥敬去開封府告狀,這都是二哥哥的謀劃。”
“什麼。”
盛長槐忽地站了起來,文彥敬的事情,他之前總覺得有什麼不對,自家岳丈那邊,竟然一點都沒有怪罪自己,現在想起來,自己當初和大娘子商量這件事的時候,處處透著詭秘,他需要一個隱蔽的院子,大娘子這般恰好就有一個,他需要一個合適的人選,就冒出了一個魏員外,甚至於,文彥敬怎麼在短短几天就知曉了真相,現在這些疑點終於真相大白了,竟然是自家二舅哥順勢為之。
“您也別怪二哥哥,這件事我也知道,您的性格我們知道,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站隊,但是二哥哥擔心的是,您不站隊,不代表太后不會逼您站隊,與其日後您左右為難,不如在事情沒落幕之前,讓您沒有利用的價值。”
盛長槐癱倒在椅子上,他自然不會怪自家二舅哥,本來做這件事的時候,自己就想到了後果,當初其實也有這麼點意思在內,只是覺得自己做的這些事,被另外一個人看穿,甚至很多事情,都是別人幫自己查遺補漏,著實叫人有些不是滋味。
“這些事,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憋在心裡好長時間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太后真正的用意。”
盛長槐有些不理解,太后對他的態度他知道,並沒有把他拉進自己的隊伍,就算是老太太也承認,太后對他,確實是一點利用的意思都沒有,純粹是出於感激他救下先帝和太后,把自己當做了子侄,這難道還有什麼不對嗎。
“太后給相公賜婚,並非只能選張家,汴京優秀的女子那麼多,而當初官家賜婚,要把我許配給壽亭侯,太后完全可以聽之任之,壽亭侯那樣的人,我的性格我瞭解,嫁過去之後必然會鬱鬱寡歡,我要是過的不好,賜婚本來是恩典,反而會成為官家對不起張家,如果她存了利用相公的心思,給相公和我賜婚確實是一招好棋,但現在看來,她沒有這個意思,所以,當初完全沒必要給您和我賜婚,另選一家閨秀也是恩典,還不會提前和官家鬧矛盾,又給離間官家和張家埋下了隱患,一舉兩得。”
“也是您被安排到鴻臚寺之後父親和兄長才想明白,太后對您,可真是一片真心,如同子侄一般的愛護,她是給您找了一條後路。”
不用張大娘子繼續說,盛長槐也想明白了,這不過就層窗戶紙,除了張家人,沒人能看破,因為只有張家人,甚至只有英國公知道,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英國公府會選擇什麼。
太后毫無保留的表示對盛長槐的好感,卻又不用他,甚至他被調到清水衙門也當做沒看見,這個態度就值得懷疑,她既然不用盛長槐,那麼將來和官家鬧的再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贏則罷了,輸了,盛長槐沒牽扯到其中,又是軍中第一人的女婿,自然不會被牽連,閒置或許有,但不會被秋後算賬。
估計太后自己也明白,她一個深宮婦人,曹家除了曹國舅,在沒有其他子侄,孃家勢力用不上,官家佔據大義的情況下,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贏的希望很渺茫,她和先太后不一樣,先帝繼位之前可沒有謀逆桉,先帝又是年幼登基,先太后執掌朝政多年,自然根基深厚,她和官家一樣,都是沒有根基的,官家掌握皇權大義,太后先天上有劣勢的,即便是太后垂簾聽政,那也是妥協的局面。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