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案首(本月推薦滿1000加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看這首詩表達的意思,這盛長槐也是一個心底堅定的人,為何策論會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呢,海文信百思不得其解。
見海文信半天沒有說話,李貴急的不行,怕海文信故意找盛長槐的麻煩,突然想起一事,海文信到任第一天,雖然沒有登門拜訪,但專程派自家親隨給楊無端送了拜帖,這種事情,作為江都的坐地戶,李貴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大人,這盛長槐是楊無端先生的弟子,這詩詞定然是不錯的。”
海文信一聽,領會錯了李貴的意思,李貴本來想提醒的是,盛長槐是楊無端的弟子,和海文信應該算是自己人,讓他高抬貴手。
但海文信以為李貴和他一樣,覺得盛長槐的文章太過油滑,提醒他盛長槐為何如此。
“是了,楊師之前便是因為不夠謹慎,酒後失言,得罪了官家,之後更是因為詩詞,不得不致仕,所以在教導弟子的時候,估計是要求有些嚴格了,看樣子得抽空和楊師說一下,這有些過了,不過也能理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楊師也是為了弟子著想。”
海文信曾經和楊無端學習過詩詞,雖然不是楊無端的弟子,但也以師禮待之,要不是因為縣試,肯定第一時間去楊無端家中拜訪。
雖然海文信想差了,但對盛長槐的不滿煙消雲散,在重新品讀了盛長槐的文章,尤其是看到盛長槐所說,要讓更多的孩童進學,有啥啥啥好處這些,竟然與他的理念不謀而合,越看越喜歡。
於是,海文信不在猶豫,直接落筆,紅筆寫下,“甲上”。
李貴在旁邊一看,差點笑了出來,要不是明日放榜之時才能出院,他恨不得現在就去盛家給盛長槐報喜,海文信這一評價,已經確定了本科縣試案首,便是盛長槐。
海文信寫完,才滿意的拿起盛長槐的詩詞,繼續品讀,對楊無端越來越敬佩,不僅自己文采蓋世,教出的弟子,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勢頭,照這樣下去,只要不步楊師後塵,必為一代文魁。
讀了半晌,才發現李貴一直在旁邊候著,對於李貴,海文通道產生了一絲好感,竟然能看出自己為何猶豫,於是對此人有些好奇。
“李典吏,可曾參加科考。”
也難怪海文信這樣問,這李貴穿著打扮,並非尋找小吏的打扮,而是讀書人的裝束,所以才有此一問。
“學生不才,前幾年中過秀才,年紀太大,自覺科考無望,又要養家餬口,所以才進了江都縣衙,做了一文書,前不久剛升上典吏。”
海文信一聽,覺得有些可惜,僅一個秀才功名,典吏便是頂峰了,不過此人幾年時間,能做到揚州附郭縣城的典吏,也算不錯了。
李貴哪裡又能想到,海文信又誤會了自己,要不是之前盛紘幫忙,自己哪能拿到典吏一職。只是從海文信臉上看出一絲可惜,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事,從懷中取出一本《明月集》,遞給海文信。
“此乃何物。”
“學生見大人對盛公子頗有興趣,正好帶了一本明月集,乃是揚州學子上元節所作,取其上品三十二,盛公子獨佔四首,皆為上上之作,大人若感興趣,不如拿去品讀品讀。”
一本詩集而已,算不上什麼貴重物品,而且李貴也說了,這是近日剛剛出現的,書店也能買到,要是孤本古籍,海文信必不會收,一本新出的詩集,值不了幾個錢,收了也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