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兩年時間匆匆而過。 時間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兩年時間匆匆而過。

時間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期間, 阮柔的公司走上正軌,取得了專業的業務承接資格,如今承接的業務遠不止阮天的資産, 還有很多曾經結識的客戶,如今在行業內也算小有名氣,她自己的資産也在穩步提升,如今勉強稱得上一個小富豪。

至於阮天, 則不遑多讓,幾年時間過去,原先幾十人的小公司如今已經成為幾千人的專業動畫與cg製作公司, 當然, 業務不僅是製作, 旗下有好幾款頗受歡迎的遊戲以及動畫電影, 每年營收幾個億,當然,隨著公司發展, 當初獨屬於三人的股份,也擴散了開來, 如今,阮天和阮柔的股份剛過一半, 這是阮天的堅持,他不希望有一天,公司的管理權轉移,於是,阮柔每年都能躺贏賺一大筆。

值得一提的是, 阮天跟當年一起創業的陶秋走到了一起,兩人長期在一起工作, 又有著共同的愛好和理想,走到一起順理成章,雖然結婚,但兩人都堅持財産獨立,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卻秉承著aa的理念,只除了在唯一的小女兒身上花錢不作區分外。

當然,小姑娘出生後就小有身家的父母以及阮柔這個寵愛孩子的姑姑,可謂是生活在蜜糖裡,從來沒有缺錢的觀念。

生活順遂,事業順利,阮柔這幾年操的心不少,人卻依舊精神飽滿,尤其對比起孔華的慘狀,就更讓人舒心了。

說起孔華,也是讓人一言難盡。

當年,阮柔特意逼著孔華選了一個工資不夠還房貸的工作,一開始,孔華還能找點兼.職,湊上還房貸的錢,但人總是會累的,時日一久,孔華支撐不住,只能咬咬牙將房子賣了,選了一個更小的房子,差價勉強將借的貸款還清,工資也足夠支撐房貸以及日常開銷,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沒兩年,鄉下的孔母打電話帶來一個壞訊息,孔父得了癌症,因為兩人沒有正經的工作,只靠著種田和外出打零工掙錢,沒捨得花錢交保險,所以,如今所有的治病開銷都得自己負責,好訊息是,癌症初期,還能治,壞訊息則是,癌症初期,治療要花大價錢。

孔華自己尚且過得捉襟見肘,勉強存的十萬全打回來,還外借了十幾萬,只是依舊不夠。

孔父年紀還不大,如今六十不到的年紀,自然不想死,他想著自己早些年辛苦掙錢給兒子結婚買房,如今卻落得一個在醫院沒錢治病的悽慘結局,忍不住悲從中來,對兒子的那點疼愛抵不過生命即將終結的恐慌,於是,強逼著孔華掏錢。

孔華哪裡還借得到,就算能借,他也不想借,還了幾年外債,他可是再清楚不過欠人錢的艱辛。

然而,孔父狠心起來,可不是好說話的,他愣是忍著疼痛,跟人四處打聽,後來不知從哪裡聽來的訊息,說是當年拿給孔華買房結婚的錢算是借與,可以追回,跟孔華幾次三番要不到錢,幹脆將孔華告上了法庭。

繼上次離婚後,孔華再次站在法庭上,心情可謂複雜,怎麼他就這麼倒黴,人家結婚了離婚還能發筆大財,自己就還倒欠一屁.股債,人家爸媽操勞一輩子就是為了兒子好,結果自己的父母呢,都得了癌症還非要治,就是想逼死他,要是真愛他,怎麼不學新聞上那些得了病的父母一樣,幹脆放棄治療呢。

雖然孔華萬般不甘願,可結果顯而易見,不說孝順父母是本國的傳統美德,就說這筆錢的歸屬,在孔父得病極需錢治療的情況下,法院自然判決了孔華歸還,且責令他必須盡好贍養的責任。

孔華哪裡還能借來錢,法院再三追蹤下險些被強制執行,迫於無奈下,孔華再次選擇了賣房子。

幸運的是,房價上漲,這處房子一買一賣還掙了不少,可惜的是,因為孔父治病,這筆錢一大半都投入了醫院,花錢不說,孔父孔母年紀大了,壓根不懂醫生們說的什麼療法療程和特效藥,又只有孔華這一個孩子,只能將人喊回來幫忙。

有法院先前的判決,孔華不敢不回,唯恐再被告個遺棄罪,但兩個地方一來一回,難免耽誤了工作,部門領導見他年紀大了,能力一般,還老是請假,二話不說把人辭退,只給了一小筆賠償。

繼沒了房子後,又沒了工作,孔華手拿著離職證明,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往哪裡去。

倒是王英帶著孩子選擇在租了一個小一居室,勉強夠母女倆居住,再加一個孔華就捉襟見肘了,孔華只得自己另租了一處房子跟人合租,但在一個月都沒找到工作,錢卻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後,他終於動了回老家的心思,別的不說,起碼村子裡吃飯住宿不需要花錢。

孔華自己回想起來都覺得心酸,人家回村那叫衣錦還鄉、榮歸故裡,結果自己就是灰溜溜地失敗而歸,他一向自視甚高,往常回來都以城裡人自居,如今回來,反倒窩在家裡不敢出門,唯恐跟人撞見被嘲笑譏諷。

回來住是省錢了,可孔母日常在醫院照顧孔父,壓根沒時間照顧家裡,結果就是孔華不僅得自己燒火做飯洗衣服,還得去田地種菜摘菜。

一朝從城裡的高薪白領,變成地裡種田的老農民,懸殊之大,是能讓孔華崩潰的程度,人自己不舒坦,就想給其他人找點不舒坦,別人孔華冠不到,但自己的妻子王英他還是能插手一二的。

這些年,王英在阮天工作室的發展還算不錯,除去頭兩年因為培訓協議的原因,拿到手的薪資有限,後面工資倒是節節攀升,但她能賺也能花,不僅在自己身上舍得花錢,培養女兒上更是不遺餘力,故而,其實身上存款有限,這也是孔華需要錢時只能自己想辦法的原因。

當年王英靠著第二場婚姻,好不容易從封建落後的農村,來到先進的城市,雖然城市不見得比農村好,但離自己那群親人肯定越遠越好,王英跟孔華本就是半路夫妻,湊合過妻子的,如今一方落難,王英自然不願意回來。

“我們離婚吧。”在孔華第三次勸說無效,破口大罵時,王英語氣平淡道,彷彿說的只是一件早上喝粥這般的小事。

孔華一時愣住,雖然對王英不滿意,對這段婚姻從頭到尾都抱怨連連,但離婚他還是沒想過的,無它,他要是離婚,再結婚那可就是三婚,說出去多難聽啊。

“你要是不想回來,就以後再說吧,離婚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扔下一句話,孔華匆匆將電話結束通話,滿腔子話要勸的王英只得無奈放下手機,且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