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阮夫人,阮小姐。”自稱顧氏的婦人,吩咐下人們拎上幾個包裹,跟……

“阮夫人, 阮小姐。”自稱顧氏的婦人,吩咐下人們拎上幾個包裹,跟著進入阮家大門, 門扉關閉,將一眾圍觀看熱鬧的村人攔在門外。

阮柔微微蹙眉,她沒想到對方的人直接這麼大剌剌的出現,容易給她在村子裡引來麻煩, 至少鎮上鋪面的事此時他不想讓村人知道。

但來都來了,也趕不回去,阮柔只能陪坐在院子裡, 聽著阮母和顧氏寒暄。

正經說起來, 鎮上的鋪面在阮母名下, 商鋪的事兩人商談才是正確的, 所以她只是旁聽。

只聽顧氏道,“真是對不住,我家少爺初來乍到, 賃了一間鋪子,卻沒想到沒調查清楚, 惹出這樣的官司。”

顧氏苦笑著道明他們的苦衷,說實在的, 這遭事鬧出來,顧氏自己都覺得荒謬,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和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哪怕在省城,作為劉家不受寵的嫡長子, 劉一帆在省城也根本無人敢欺,結果在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小鎮上被人忽悠了。

阮母從昨日女兒口中得知, 到今日對方主動上門賠禮道歉,整個人還是懵懵的,且她向來不是個愛與人計較的性子,更不會將過錯苛責在對方同樣上當受騙的少爺身上,故而只道,“沒事,你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事情要怎麼處理,總要個章程。”

“那是自然,”顧氏當即說起她們來之前商議好的處理辦法,“我家少爺還是想繼續租這家鋪子,租約從第一日算起,之前的租金待會一起結算給你。”

“這怎麼行。”阮母驚詫,她可不是黑心人,“之前的租金你們已經給過一次,找之前那人要回來就行,可不能要你們再掏一次錢。”

“放心,該討回的損失我們肯定會找對方要回來,但卻不能影響了鋪面的租賃,你只管簽了租約收錢,其他的不用多費心。”

聞言,阮母這才放心,阮柔在一旁看著只得嘆息,就這性子,難怪上輩子母女倆最後結局落寞。

租鋪面的事情處理了,顧氏來此的目的基本達成,她沒答應阮母的留飯邀請,“還要回鎮上跟我家少爺彙報,實在不好久留,多謝姐姐款待,日後有機會,定要嘗嘗姐姐的手藝。”

是的,不過一會兒時間,兩人就已經開始稱姐道妹了,別看顧氏身份只是劉家的下人,但這年頭講究一個宰相門前七品官,論穿著打扮、身家富裕、識文斷字,顧氏就已然勝過世間絕大部分農戶了,更何況阮母這樣一個最為普通不過的農戶家。

“好,那我送送你。”阮母聽了,也不強留,在她看來,當人下人看著風光,私下裡肯定不容易。

母女倆目送顧氏幾人離開,等大門重新關上,阮母就絮叨開了,“你說人家省城來的大戶人家,竟然如此有禮貌,對我們態度這麼好。”

阮柔心道,若不是她與劉一帆認識,結局還不知如何呢,但面上自然不會說出來,只是跟著應是。

而另一邊,離開阮家的顧氏,眉眼舒展,來時帶著的一點鬱氣隨著剛才的交流漸漸消散,朝著自己的兒子顧華道,“看著不是什麼奸猾人家。”

顧華瞅了瞅親娘眼色,再想想自家少爺那再明顯不過的心思,心內哀嘆連連,面上卻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那是,昨兒阮家小姐發現也沒鬧到,否則,布莊生意肯定會受影響。”

顧氏一聽,頓時怒上心頭,一手擰上兒子的耳朵,“你還好意思說,好不容易為少爺半點事,你還捅出這樣大的簍子,要不是少爺脾氣好不計較,挨一頓板子都是輕的。”

顧華哀嚎著拯救自己的耳朵,邊求饒,“娘,就這一次,以後我做事一定小心,你就饒我一次吧。”

顧氏卻不理,直將親兒子耳朵掐的通紅,這才放開,“這回就當給你個小教訓,讓你記得以後辦事一定要經心,少爺在劉家的處境本就不好,若是以後再鬧出什麼事來牽連了少爺,我可救不了你。”

顧華自然連連道是,顧不得耳朵的痛,湊到顧氏面前好一頓撒嬌賣痴,等驢車回到鎮上,才總算把人哄好,同時心內暗自告誡自己,以後行事一定要小心才行。

回到布莊,少爺依舊坐在院子裡,此時天色已經微黑,顧氏見狀,頓時心疼上了,“少爺,天都黑了,你怎麼還在外面,小心露水著了涼。”

“哪就有那麼容易生病了,”劉一帆一邊順從地被顧氏推著往屋裡去,一邊不忘正事,“顧媽媽,今天去阮家的事辦得如何。”

顧氏回答得很是爽快,“對方是厚道人家,沒因此對我們有什麼非分要求,反而還擔心我們吃了虧呢,是個老實的,看來也不用擔心以後鋪面會出什麼問題了。”

回答完了問題,她還不解問了一句,“少爺,怎麼不幹脆買下間鋪子,比租要省事多了。”

“那就好,今天辛苦顧媽媽了,廚房做了肘子,待會顧媽媽可要多吃一個。”劉一帆只回答了前面的部分,至於後者,一開始麼,他是想著早晚要回省城,特意在小鎮買下個鋪子以後還得費心,不如租來得省事,至於現在,則是覺得有租鋪面的事在,才好跟阮家維持往來,自然更不會提買鋪子的事。

顧氏對此一無所知,唯有些微清楚自家少爺心思的顧華,悄悄瞄了眼自己少爺的神色,在其帶有三分警告的視線下,選擇沉默低頭,反正娘以前也說過,少爺決定的事他們少插手,想必以後娘親知道了也定然不會怪罪自己吧。

事情看似結束,但實則還沒有,尤其怎麼處理那個膽敢欺騙他們和阮家的混蛋,還需再商議,飯桌上,三人就在談著此事。

“少爺,依老奴看,還是得立個威。不然,旁人還真以為你這個劉家少爺的名頭是虛的呢。”顧氏可不願看著自己看著長大的少爺憋屈,本來,來到如此偏遠的小鎮就已經是委屈至極了。

劉一帆腦中思緒翻轉,他來到鎮上,一是因為在劉家的處境不妙,暫避風頭,省得跟劉父直接對上,二來,就是有時間和空間發展自己,專心備考,以期將來能一舉聞名天下知,但這不代表他能任人欺負到頭上來,否則,不用等回劉家,往後在小鎮都無立足之地。

立威自然是要立的,問題不過在於怎麼立,是拿整個縣衙開刀,還是僅僅處理那個拿錢辦事的小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