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一連擺攤七天,入賬兩百多,阮柔尚且穩得住,阮父阮母更是歡喜。

……

一連擺攤七天, 入賬兩百多,阮柔尚且穩得住,阮父阮母更是歡喜。

但在鎮上這麼多天, 客人都不知道來了多少,意料之中,孟家那邊也很快得知了阮柔擺攤的訊息。

孟家的人員構成並不複雜,孟家一共三兄弟, 其中孟偉是家中老小,之前最受家中疼愛,靠著家裡走關系, 在鎮上國營廠有了一份工作, 其前妻沒有工作, 跟孟偉結婚後有了兩個孩子, 便一心在家做家務照顧孩子,孟偉的工資,加上孟父孟母時不時的補貼, 過得很是輕松。

偏出了孟偉前妻孃家被打為黑五類,這年頭, 但凡被冠上這個名頭,最低都會是一個遊街批鬥的下場, 更嚴重的,下放到偏遠的農村荒野,乃至冤獄中橫死的,不知多少,更可怕的是株連。

孟偉前妻雖然已經嫁人, 卻依舊沒有躲過革委會的追究,還險些牽連孟家, 還是孟父察覺風聲不對,硬是逼著孟偉離婚,才擺脫了可能的災禍。

夫妻倆感情甚深,還有個兩個乖巧可愛的孩子,孟偉當然不同意離婚,架不住孟父強逼施壓,孟偉無奈,甚至因著氣憤,原本三兄弟在一起的孟家,就此因為這件事分家。

然而,堅持的孟偉到底沒扛過壓力,孟偉前妻孃家集體下放後,革委會每日上門搜查,打砸破壞,就連孟偉工作的國營廠都名聲受損,國營廠廠長、主任接連來做孟偉的工作,希望他能處理好家裡的事情再來上班。

工作就此停職,若只是這樣,孟偉或許還能堅持,但事實比之更為殘酷,彼時,孟家的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都被送到了家屬區的附屬幼兒園。

孩子本該是最單純天真的,卻因受到大人的影響,幼兒園的小孩們集體孤立,兩個孩子不得已從幼兒園退學,一家四口丟工作的丟工作,失學的失學,原本就因為大手大腳為數不錯的存款很快告罄,一向疼愛小兒子的孟家父母不願意伸手,就彷彿全世界都在逼他們分開。

孟偉始終堅持,最後,是孟偉前妻提出的離婚,理由很正當,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影響孟偉、影響孟家還有兩個孩子。

孟偉無奈同意,兩人去辦了離婚,孟偉前妻很快被革委會送去下放,孟偉一個人既要上班,根本沒時間帶兩個孩子,只能將孩子送去父母家。

奈何,早前孟家就分了家,三房早已單獨分出來,兩個孩子送回去,不說花費孟父孟母的時間,口糧、精力都是大問題,跟孟家父母同住、且承擔將來為其養老責任的大房當然不同意。

時日久了,矛盾漸生,兩個孩子本就因著在幼兒園被欺負,性子有些畏縮,在孟家老院雖得爺奶看重看護,可其他的堂兄弟姐妹早早得了爸媽的教導,離跟黑五類沾邊的兩兄弟遠遠的。

直至鬧得幾方都精疲力竭,孟父孟母到底年紀大了,不能跟以前一樣,遂自己的意去補貼小兒子一家,最後,實在無奈,提出要給孟偉重新娶一個妻子的想法。

孟偉一開始當然不同意,可等後來,兩個孩子沒人照顧,家中也因為沒了女主人亂糟糟一片,生活工作一團糟,到底還是妥協了。

雖同意結婚,可結婚人選卻是孟偉自己做的主,他不敢找鎮上的姑娘,那些女孩大多家境不錯,一來未必願意當後娘,二來,即使願意,也不一定能如希望那般,照顧好兩個孩子,孟偉想的透徹,他對二婚妻子沒有什麼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照顧好兩個孩子,那是他和妻子的寶貝,是兩人為之願意付出一切的存在。

恰巧,阮家缺錢,原主託了媒婆相看願意出高價彩禮的,而孟偉同時找了做媒的在鄉下尋摸,最後兩廂一比較,正合適,孟偉求著孟父孟母,掏出壓箱底的養老錢,湊了五百的彩禮,要求就是原主以後一定要照顧好兩個孩子,必須得當親生的一樣。

原主同意了,她只以為是上門當後娘,卻不知道,任何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格,五百,是足以買下她一生的價格,起碼在孟偉的眼中是如此,而後原主開啟了一生的悲劇,全心全意照顧孟家父子,直至孟偉的前妻歸來,功成身退的她再無人關注,辛苦活了一輩子,到最後什麼都沒能留下。

但那些都是很久以後發生的事,眼下,孟家、孟偉,都是真心期盼著阮柔嫁進來,緩解孟家當前的困局。

故而,在得知阮柔一家在鎮上擺攤之後,孟偉趕著去廠子裡上班前的清晨,匆匆來到聽說的地點。

原以為只是別人亂說,結果一看,還真是,他眉頭高高皺起,語氣不悅,“卉卉,你這是做什麼?”

“擺攤啊。”阮柔手下不停,示意他自己看,這隨意的態度跟之前討好的姿態,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