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那日,韓張氏到底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建議,阮柔只得自己想。 ……(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82章 那日,韓張氏到底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建議,阮柔只得自己想。 ……
那日, 韓張氏到底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建議,阮柔只得自己想。
原主會的技藝不少,時下女兒家會的, 琴棋書畫、針織女工,不說多精通,起碼都會些,但仔細搜羅一番, 能用來賺錢的到底不多。
抄書是其中一項,但書坊這類地方卻不收女子所抄寫的書本,問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從原主記憶中得知這一點, 阮柔都有些懷疑這群讀書人把腦子讀壞了。
作畫同樣如此, 且原主的畫技並不足以到能售賣的地步, 最後還是回歸女子常用的記憶。
原主的女工倒是不錯,但這無疑是項辛苦活,尤其在韓家的家務活不少的前提下, 做針線活的時間大機率在晚上,累且傷眼, 阮柔再次排除。
不過,做繡活再次被排除, 阮柔卻想著,能不能自己畫些繡樣來賣錢。
簡單的荷包、繡帕暫且不提,但凡大些的繡活擺件,諸如屏風、賀壽圖等等,都需有一副原本的繡樣兒, 繡娘才能照著繡,少有繡娘能自己作畫繡的, 故而繡坊多是花大錢請讀書人來畫,就這,讀書人還一副自己受了奇恥大辱的模樣,好似畫個繡樣就會名聲受辱。
思量一番,深覺可行,阮柔說幹就幹,將手中的活計收拾完,跟韓張氏說了一聲,就出門往家附近的繡坊去。
省城繁華,其內繡坊的數量不在少數,但規模最大的獨有兩家,一家在城東,名為玲瓏繡坊,距離韓家較近,而另一家則是錦繡坊,就在阮家不遠處,她預備先去玲瓏繡坊看看情況。
想了想,欲出門前,她抽出了原主的紙筆,畫了一副簡單的蘭花圖。
是的,原主也有屬於自己的筆墨紙硯,在阮家,原主雖是個女兒家,可阮父阮母只得一雙兒女,原主又是長女,幾乎剛出生就是聽著阮父的讀書聲長大的,長大後更是由阮父啟蒙,學識比不上男子,但也不差。
匆匆捲了蘭花圖,她便直奔玲瓏繡坊而去。
東大街,足以四架馬車並排而行的青磚大道上,人群來來往往,中間位置,一座二層小樓,精緻典雅,看著就頗為氣派,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從外往內,可見鋪陳開的各色布料,陳列期間。
從原主的記憶,一樓主要是售賣布料以及一些小的繡活,荷包手帕等物,大的、更精緻的繡活,則在二樓。
沒有糾結,阮柔進入繡坊,迎面便是一個熱情小二的招待。
“客人,請進,是買布料還是繡活?”
小二是個有眼色勁的,瞧見人手中沒有提著一般來賣繡活人的手提籃,便認定是客人,笑意盈盈招待人入內。
等被小二帶到裡面,阮柔才反應過來,朝小二問,“掌櫃的可方便,我有一筆生意要與他談。”
小二面色一僵,眼珠子滴溜溜地打量,似要將她的真實意圖看個清楚明白。
偌大一家繡樓,掌櫃也不是誰想見都能見的,否則,掌櫃一日什麼都不用幹,光接待人都夠了,小二在這兒幹了許多年,以前也見過二話不說就要見掌櫃的,此刻卻拿不定主意。
他試探著問,“客人這是要做什麼,可是要買大件兒,有什麼要求,跟我提也是一樣的。”
阮柔定定瞧了他會兒,方才緩緩開口,“自是好事兒,我這兒有幾幅繡樣,若掌櫃方便,可看看需不需要。”
一聽是繡樣,小二神情頓時正經許多,他可是知道,掌櫃的時常為繡樣兒煩心。
這年頭,在省城,除去技藝最頂尖的那幾位繡娘,其他繡娘差距並不大,但繡坊只見仍有個高低優劣,為什麼,自然是作為繡件靈魂的繡樣不同。
好的繡樣,經由繡孃的手編織出來,可以早就一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而一般的繡樣,再好的繡娘出手也不過平平,這也是為何掌櫃的總要去花大價錢請動擅畫的讀書人來畫繡樣的原因。
牽扯到繡樣,不拘真假,小二自己都做不了主,當下打定主意去請掌櫃的來定奪。
再次擺出面對貴客的熱情笑臉,小二將人引到一旁,“客人,您先坐會兒,小的這就去請掌櫃。”說著匆匆而去。
被獨自留下的阮柔百無聊賴,打量店內來往的客人們,來往皆衣著不凡,很少有衣著樸素寒酸的,她的這身穿著在其中不過勉強夠看,可見玲瓏繡坊做的都是貴客的生意。
不多時,便見方才的小二領著一位身著錦衣羅裳的中年胖掌櫃穿梭人群,直直朝自己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