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如今已經是1982年1月,自從三年前的冬天上層確定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後,改革開放的春風拂埂

如今已經是1982年1月, 自從三年前的冬天上層確定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後,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每一片土地,社會發展一日勝過一日, 京城作為首都,更是日新月異,如今與她剛來時已全然不同。

眼看著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阮柔跟廠子裡打過招呼, 先回家過年,過完初七就回來安心工作,廠裡領導體諒, 遂批了半個月的假。

畢業之後, 學校裡的宿舍也不再對他們開放, 好在有廠子接收, 還給安排了宿舍,阮柔將行李打包帶過去,隨即登上回鄉的火車。

近四年的大學生涯, 為了節省時間和路費,她只在過年回去, 大三那年寒假還因為實驗室處於關鍵時期沒能回去,故而, 滿打滿算,她在家的時間也不超過一個月。

如今能夠回去,阮柔自然是歸心似箭。

火車急行幾天,阮柔在省城下車,隨即上了阮大哥的計程車。

是的, 阮大力如今已經從運輸隊出來單幹了。

在運輸隊幹了一年,攢了些錢後, 阮大力在妹妹的建議下,借錢開了計程車,隨即在省裡跑出租,偶爾也跑跑長租,不僅一年就將借的錢還上,近幾年可謂賺得盆滿缽滿,名下甚至添置了三天計程車,還租借了幾臺,開了個小公司,手下也有幾個人,勉強算是一個小老闆。

故而,阮柔回家,阮大力扔下了賺錢的活計,親自來接。

“大哥。”阮柔將包裹放到後備箱,隨即上車。

“哎,可算回來了。”阮大力呵呵笑著,依舊憨厚,全然不似一個經歷過奮鬥的小老闆。

“嗯,哥,沒耽誤你事吧。”

“沒,我能有什麼事,爸媽都在家裡等著呢。”

又是將近三個小時的車程,幾人終於回到甜水村。

自打改革開放,延續了多年的工分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分田到戶,即將田地分配到每戶,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

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到為小家而奮鬥,帶來的主觀能動性是巨大的,然而隨之而來的,阮父這個村支書的權威與日俱降,如今跟一般村民也沒太大區別,只在村裡偶爾有爭執時出面。

更多時候,阮父和阮母都在忙活家裡那幾畝地,除去戶口早已遷出去的阮柔外,家裡一共分了九畝地,阮大力常年在外面跑車,二老年紀大了,也就只能管管這幾畝地。

阮柔到家的時候,家裡飯菜已經做好,還沒進門,就聞到濃鬱的肉香味,可見夥食不錯。

“爸媽,我們回來了。”阮大力還沒下車就大聲嚷嚷著,引得其他村人都端著飯碗出來瞧熱鬧。

“喲,是大學生回來了啊,工作有安排了嗎?”有村人好奇打聽,話語裡的大學生可不是諷刺,而是實實在在的羨慕。

“是不是跟書生一樣分配回來了,我可是聽說了,分配都是按戶籍的,你原來是小縣城的,就只能回到小縣城。”也有訊息靈通的婦人猜測道。

阮柔這會兒可就不縮著了,當著外人的面,只有給爸媽掙面子的。

她沒急著進門,轉身笑盈盈地回頭,跟眾人寒暄,“哎,韓大叔、崔嬸子,各位叔伯嬸子好,都吃飯呢。”

“哎,可不,這是大力接你回來的,哎呦,這耽誤一天功夫得少掙多少錢啊。”有人羨慕,就有人眼痠嫉妒,暗戳戳給兄妹倆上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