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兄妹倆樂呵呵回了家,才聽阮父提起,今天已經有知青申請回程探親。 按知青下鄉的政策,年怠(第2/6頁)
章節報錯
孫剛聞言,也沒勉強,只是視線往阮柔這邊多看了幾眼,顯然是覺得她更加靠譜。
其實知青們都沒想到這個結果。
他們對阮恬恬這個姑娘的認知,一開始是村支書家的小女兒,看著好像挺受寵的,人長得不錯,也沒怎麼下過地,面板不像其他村裡姑娘的黑,但怎麼都跟城裡家境優渥的姑娘們比不上。
再後來,聽說她跟方凱在一起,面上不說,其實眾人心底都有幾分看不起。
知青們就是這樣,總是自詡城裡人,看不起鄉下的,一旦有兩方結合,總覺得鄉下人佔了多大的便宜,甚至阻擾了對方的前途一般,其實最先受不了鄉下辛苦的也是他們。
卻萬萬沒想到,最後這姑娘在知青高考回城的誘惑下,竟然果斷與方凱分手,進而選擇自己參加高考,且如今看來,考得還不錯,就更叫人驚訝和感慨。
這時候,免不得又生出一種,這姑娘很好,方凱跟她分了,是方凱的損失之類的想法。
但不管怎麼想,都沒人直接露在面上,就連方凱,也維持著一副客氣的模樣。
數學對完是理化,再之後是語文,至於政治,所有人都忽略了他。
如今的狀況下,雖然有了一絲光亮,但到底前途未蔔,過去十年帶來的傷害和驚恐尚未散去,沒人敢胡亂言語些什麼。
如此這般,一整個上午就在對答案的過程中悄然而逝,等回過神來,眾人的肚子已然餓得咕咕響。
忙活了一上午,知青點留飯阮柔便沒有拒絕,索性留在這兒吃一頓。
飯桌上難擴音起大學的事情,知青裡有對大學情況比較瞭解的,此時提起來便是一臉的嚮往和憧憬。
“大學可是包分配的,那些中專出來的分配多是廠裡工人,可大學出來,最低也是一個辦公室出身,條件好的,甚至會被分配到官方部門,那才叫好呢。”
“工作都是以後的事,我覺得啊,大學最重要的還是能學到知識,你看看我們下鄉幾年,高中的知識早忘記了,要不然高考怎麼會這麼麻煩?”
“依我看啊,大學最最好的還是會發放補貼,雖然比不得人家上班拿得多,可也是白來的,說不定省一省還能寄一點回家呢。”
說這話的是一位家裡條件不大好的知青,人瘦得跟竹竿一樣,阮柔會認識她,還是因為先前她把自己餓暈過一次,就是因為要把糧食省著寄給家裡的弟弟妹妹吃。
飯桌上,正是高興的時候,眾人說什麼的都有。
有說回城之後一定要讓父母好好看看,當初非要讓他們下鄉,如今也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回去了。
還有的就擔心家裡沒有自己的位置,城裡的住房條件本就不大寬松,下鄉多年,家裡的兄弟姐妹各自成親,下一代陸續出生,就連過年回去那幾天都要跟侄子們擠在一起睡,更別提長久的回去居住了。
也不乏擔心自己考得不好、考不上大學,屆時留在鄉下、還是想辦法回城的人。
當然,更多的還是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想著回城之後如何風光、如何在親友面前炫耀的人。
總之,一頓飯吃得十分盡心,賓主盡歡,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臉,這是獨屬於他們短暫的歡喜。
吃過飯,阮柔與梁書生二人一起出了知青點,肉眼可見,錢洪宇的面色不大好看。
也是,一群胸有成竹的人裡,混進這麼一個沒什麼指望的,再是粗心眼,也會有點落寞,尤其他也是一個正經的高中畢業生。
“恬恬姐,我是不是太沒用了。”
阮柔見他這幅模樣,本不欲搭理,還是免不了勸說幾句,“洪宇,你想好以後要做什麼了嗎?”
錢洪宇本以為會聽到幾句安慰,再不濟就是幾句譏諷,卻沒想到是一句反問。
以後做什麼?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了他很久,錢洪宇不是沒想過。
剛畢業那會兒家裡人就商量著讓他進城找一份工作,可工作哪是那麼好找的,城裡的人尚且不夠分,更何況他這個鄉下的。
後來一家人商量著找關系,即使花錢買,也得弄一份工作,可惜,就連門路都不是那麼好找的,錢花出去不少,也只得到幾條模稜兩可的訊息,壓根做不得數。
再後來,就是家裡的大哥大嫂有了意見,覺得他淨糟蹋家裡的錢還沒有一點成果,兩個人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擠兌他一個好好的大小夥子天天在家吃幹飯。
實在沒法,錢洪宇只得跟著父母下了地。
說實話,在真正下地之前,他其實心裡是有怨的,總覺得一家子親兄弟哥嫂兄嫂卻這麼容不得人,等之後他若是有出息了,在城裡找到一份工作,一定不會提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