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朝成為舉人,生活可謂天翻地覆。 第一日,一家人慶祝過後,第二天宋家徹底的熱鬧起來。……

一朝成為舉人, 生活可謂天翻地覆。

第一日,一家人慶祝過後,第二天宋家徹底的熱鬧起來。

在身為宋氏族長的老宋村長操持下, 宋氏宗族大開祠堂、修族譜,成了整個宋氏的幸事。

自此往後,他們也可以對著後人自豪的說一句,自家也出過讀書人了。

族裡出資, 在村內大辦了三天的流水席,花費不小,卻無一人指責一二。

能佔便宜的好事, 阮家自然是趕著上門, 拖家帶口足足吃了三天, 險些讓宋村長的臉色都氣青了, 若人人都這樣,以後流水席也不用辦了。

好在如阮家這般厚臉皮的也只此一家,其他人都十分知情識趣, 上門來吃一頓沾沾喜氣也就過去了。

家裡算是慶祝完了,然而鎮上書院、同窗以及龔夫子那邊都各自送上賀禮, 又是幾日的招待。

等到回來的第八日,好容易清靜幾天, 鎮上的商戶就上門了。

如宋元修這般的,還不至於吸引到縣裡富商的眼球,但對於祁山鎮來說,秀才稀缺,舉人更是鳳毛麟角, 由不得他們不上門討好巴結。

三年一次的鄉試,上一次也只考出了龔夫子一個舉人, 人家很是利索的舉了官,而這次,也不過秦春生與宋元修兩人。

秦春生成績更好,且有一個府城的岳丈家,顯然是看不上鎮上這些小商戶的,於宋家來說,他們的賀禮卻很大程度緩解了宋家如今經濟上的窘境。

鎮上大小商戶攏共十餘家,最大的不過將生意做到了府城,在祁山鎮乃至縣城這一畝三分地上,宋元修這個舉人還是有幾分薄面的。

信雅書院那邊,則在恭喜的同時,拋來了橄欖枝,無他,邀請宋元修入院成為夫子。

這年頭為人師表可不全看年紀,更看中科舉功名,同樣都是舉人,越是年輕,反而越是說明有能耐。

宋元修考慮再三,終究還是拒絕了,一來教書育人實在太耽誤時間,他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二來,他自覺學問有限,遠不到龔夫子那般教導人的地步。

所說的大事自然是前往京城參加來年的春闈,若不是經濟拮據,他們本可以從府城直接去往京城提前準備的。

如今手頭少說也有五百兩銀子,不說半年,就是一年兩年大概也支撐的住。

時間一晃眼到達了九月底,宋元修與秦春生那邊商量過後,決定趁著十月天氣尚未轉涼趕緊出發,路上慢著點,也能尋訪些美景勝地。

宋元修這般敬陪末位的尚且有如此豐厚的待遇,更別提名列前茅的秦春生,真真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僅是一月未見,阮柔再次見到對方時,只覺得彷彿換了一個人。

若說原先的秦春生,是一位躊躇滿志的讀書人,如今的他錦衣華服,儼然有了些貴家公子的模樣,就阮柔所知,秦家雖然三代讀書人,可也正是因為讀書人多,故而家境並不十分富裕,如今這般,怕是與宋家一般收了那些商人的賀禮,且只多不少。

除此外,且還有一點叫阮柔十分看不慣。

宋元修去京城,此行遙遠,再叫宋成傑與妻子分別半載之久,顯然不大合適,宋村長便做主,從族裡挑了個機靈的小子,名做誠子,,十三四歲,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不求做多少力氣活,好歹會點眉眼高低,幫著跑跑腿總是沒問題的。

相比較而言,秦春生此行的隊伍就有點叫人不大舒服了。

正所謂紅袖添香,秦春生光是姑娘家就帶了兩個,一個容貌一般,神色端正,另一個則妖妖嬈嬈,顯見不是一般女子。

打聽過後,果不其然,前者是孫姑娘的丫鬟,現給了秦春生做通房,而後者,則是縣裡一位商戶人家送的丫鬟,說是丫鬟,可其實誰都知道他們的意思。

宋家當時也有人送,不止金銀,還有類似的女人僕人之類,宋元修估摸著把能接的接了,太過貴重的禮物以及下人都給一一送了回去,理由都不用找。

兩相對比,差距很是鮮明。

原先兩家人商量的時候,他們也沒問秦家那邊派誰跟隨,如今見面方才知曉,尷尬的阮柔無比後悔沒有多問一句。

原本她計劃著自己與孫氏一輛,跟隨護送的人一輛,再有宋元修與秦春生二人同乘一輛,兩人還能互相交流些學問,如今看來,全不合適。

同是女人,可身份不同,阮柔為主母,另兩人名分上只是通房,連有名有份的姨娘都不是,且趕考路上還要女子服侍,到底不妥。

最後,阮柔這邊不得不加了一輛馬車,最後,她與宋元修同乘一輛,誠子跟秦家那邊的人一輛,而秦春生自與兩個丫鬟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