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她剛對哪個鋪面露出滿意之色,很快這個鋪面就會被人捷足先登。

王氏回府後,差點沒憋住笑,心裡只剩下兩個字,蠢貨。

無論幕後是誰指使跟她搶鋪面,都不足為懼。

只是……

她開酒樓的計劃到底被擱置了下來。

她日日閑了就招幾個牙人上門介紹介紹有沒有合適的鋪面,一段時日後,王氏深受各牙人喜愛。

畢竟,只要得她說一句好的鋪面,很快就會被人租了去。

久而久之,他們都琢磨出來了,配合著王氏把一些常年租不出去,賣不出去的鋪面,通通解決了,哪怕簽的只是一年的約,他們也很歡喜。

都在想,要不要給王氏送點禮!

背後袁家也反應過來了,他們家租那麼多鋪子作甚?!

空置著白白浪費嗎?

為了攪和李府重開酒肆,他們花費巨資租下了數十間鋪面,總感覺有點得不償失。

好在,長安已經沒有適合開酒樓的鋪面了,任務完成。

李素素聽完王氏說了這段時間的遭遇,樂得直笑,“真搞不懂他們怎麼想的,為何要阻止咱們家開店?”

“等咱們店開起來後再搞破壞,豈不是更簡單嗎?”

“吃食店鋪,隨便找幾個人說吃壞肚子鬧事,就夠我們頭疼的!”

王氏聽後心中後怕,“還好他們沒想到這個主意。”

被李素素這麼一說,她退縮了,甚至都不想再接觸吃食行業。

李素素看出來後,又安慰她,“沒事,要是以後真遇到這種情況,咱們就報官,清者自清,總會查清楚不是我們的問題的!”

王氏嘆了口氣,“還是再等等吧,如今長安城適合開酒樓的鋪面,都被人租下來了,短時間內,咱們家明月樓是開不起來了。”

李素素心想,開不成大酒樓,那開一間間小吃鋪總成了吧?

她手上的吃食方子多著呢!

開條小吃街也不錯。

她知道王氏的憂慮,王氏怕坐吃山空,她大哥也尚未娶親,家中單靠父親的俸祿,那是入不敷出。

嶺南那頭的生意,也只夠父親在嶺南的開支。

王氏手頭上唯一的生意,就是與她合作的商隊,一年跑嶺南兩趟,買賣些農産品。

其他置辦的莊子和鋪面,王氏一分為二,給了李素素和月月當嫁妝。

所以王氏想多賺些銀子,為兒子做打算。

商隊的生意已經步入正軌,用不著她過於操心。

李素素當即回屋整理了一下各種現有食材能做出來的小吃食,把方子一個一個默寫出來,整理好,交給王氏看能不能用得上。

左右她是沒這個精力和人手,她也沒有太大的野心,手上的錢夠花就好。

王氏得了一疊方子很驚喜,直言算她入股,鋪子開好後,每年分她一成的利。

技術入股成功,李素素也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