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負責人拿到發射計劃就去忙乎去了。

有了自己的發射場就是好,起碼指揮起來要方便很多,以前用的是內地的發射場,在別人地盤,感覺都有那麼一些不合適。

巨大的發射架上,地月火箭已經準備好了,各個部門在不斷的溝通著。

地月火箭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把火箭送到80公里高度的可回收推進器,這個根據任務需求,可以做成一級火箭,也可以做成捆綁式火箭。

第二部分就是登月部分送到地球軌道的部分,這個可以稱呼為第二級。

第二級沒有辦法回收。

第三部分才是真正的地月火箭,真正的地月火箭只有現在看到的火箭一小部分。

因為月球引力小,所以不需要多大的推進器,只是返回地球最後階段,需要的推力大,但是那個時候整體的重量不到現在的5%了,所以也不需要多大的推進器。

無論是登陸月球,還是返回地球,都是單推進器。

這也是要用液體火箭的原因,液體火箭可以很好的控制推力,要推力大,就加大燃料泵的輸出,要是想要推力小一些,甚至是停止,那麼就斷掉燃料就是了。

整體的設計已經很成熟了,後續的火星登陸,大機率也是這個思路,但是火箭本身更加龐大而已,畢竟距離要遠很多。

這次就不打算直播了,不給那些外國佬看,讓那些外國佬自己用觀測站看。

何貴在玉門發射場的時候,京都這邊正在召開新聞釋出會,公佈贈予月壤的機構與個人名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不要小看這50克的月壤,99%的國家靠自己是永遠也得不到的,珍貴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何老大呢?”

“是啊,怎麼沒看到何老大?”

“這麼重要的儀式就不參加了?”

新聞釋出會是現場直播,不少人沒看到何貴,就紛紛的在其他直播上面發問。

“何老大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就是,名單上一百個機構或者個人,每個五十克,五千克。”

“這可能算是最珍貴的東西了。”

“肯定的,要是我有這50克,我立馬就賣掉。”

“對於個人而言,作用不大,因為你個人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其實月壤也沒啥特殊的,裡面要是有稀有的什麼物質,早就被研究出來了。”

“好像沒看到小本子的機構與個人?”

“是沒有,歐洲不少國家有。”

“阿美也有啊,阿美幾個大學就在名單上面。

“阿美這些大學與何老大關係很好的。”

“就是,何老大當年弄出石墨烯的普渡大學,這還是阿美空軍飛行學校呢。”

“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