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率領截教精華弟子一走,原本熱鬧的崑崙山上驟然冷清了下來。

但大家都知道,這才只是個開始……

數日以後,崑崙國中的億萬截教普通弟子自覺無德,紛紛搬離了他們世代居住了幾十個元會的崑崙山。

城市被廢棄,藥田、礦山也都再無人煙。

人們扶老攜幼,放棄了祖輩們傳承下來的留戀,背井離鄉,再也不回來……

這情景震撼了闡教弟子們的道心,他們不禁默默不忍:

其實,截教在時也挺好的,至少崑崙山上有人煙,而不是如今的冷清模樣。

不忍的闡教弟子們前去挽留他們,表示他們還可以繼續居住在崑崙山上,並不需要搬走。

但崑崙國人搖搖頭,拒絕了闡教弟子們的好意:

“我們的祖輩因上清天尊而有幸居於崑崙山,如今上清天尊遠走,截教也離開崑崙,我們這些受上清恩惠之人,又怎麼能不離開呢?”

於是,崑崙國人盡數遷走,從此再無訊息。

只是崑崙山以南的人族突然加入了大量外來的高度文明人口。

他們在與人族通婚數代以後,便徹底滅亡了,只在人族中留下了些許血脈與記載:

【崑崙國人居於崑崙,奉崑崙上帝為君……其都為帝之下都,上帝數降於此……日月出走,上帝歸天,崑崙國乃廢,是為崑崙之墟……】

……

這一天,太清開始讓玄都收拾行李,把煉丹爐以及一些雜物打包帶走。

玉清默默道:

“兄長,你也要走嗎?”

太清淡淡道:

“我不收門人,於崑崙無甚牽掛,走或不走,並無區別。”

“你若念我,來尋我便是。”

說罷,玄都已經收拾好了家當,並拖來一頭板角青牛,道:

“師父,我去玉京山為您求取坐騎,楊眉大仙聽聞是您要坐騎,便親自挑選了這頭板角青牛,說是山上常年聽經的兇獸,初開靈智,並無麒麟血脈汙染。”

聽得是楊眉親自挑選的牛,太清不禁目光柔和了下來,緩緩坐上了牛背。

青牛雖然靈智不高,但常年聽取楊眉的《清靜經》,性格倒是頗為溫順,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兇獸的樣子。

哞!

青牛悶叫了一聲,馱著太清便走,玄都則在旁邊牽牛,引導青牛下山……

騎牛老者與牧童,他們三者氣機交織,同出一源的清靜之意彼此融合,每行一步都充斥著與天地相合的自然和諧感。

元始注視著他們逐漸遠去崑崙,目光頗為茫然:

“都走了,就剩我一個人了……”

這偌大的崑崙山,突然變得好生寂寥……

有闡教弟子想了想,決定弄點什麼東西來安慰一下師父。

由精於煉器的雲中子牽頭,並經過了眾弟子的一致努力,很快就合力給元始天尊煉了一個高檔大氣上檔次,而且很能表示弟子們一片心意的坐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