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宣告,作者並不是在和部分書友中門對狙!

在前幾章中,部分書友針對我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教育資源本身就不可能平等,畢竟普通人學不了太過高深的知識,讓教授給普通學生上課是浪費教育資源等等。

以上看法,的確是客觀實際的東西,從資源的利用率角度看,這並無錯誤,畢竟國家需要大量高階人才來建設與復興。

但是,這部分書友好像是視角與我不同,他們並沒有站在學生視角來看問題,而是站在了官方與社會評論家的視角,兩種視角看問題,當然會有不同。

說句老實話,看我書的讀者們應該大多都是學生,出身社會的有工作者,少之又少。

但沒有誰是沒當過學生的,所以作者請問大家:

你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是希望自己的待遇與天才一樣呢,還是希望老師把好資源都給天才用,讓資源利用率最大化,而對身為平凡學生的你不聞不問呢?

反正把好的東西都給你,你也考不上好大學,何不捨己為人,把好東西都奉獻給天才,去讓他們建設祖國呢?

如果有誰持這個觀點,那我只能嚴肅批評你一句自甘墮落!

連身為學生的你,自己都承認自己就應該比天才低一等,那何愁國家階級不分化?未來國家大事都讓天才去管,還要普通人幹什麼?

做累贅嗎?廢物嗎?生來就是給天才做陪襯的,是吧?

假如這個想法成為社會主流,未來的結果,我是不敢想的……

可能我的言辭有些過激,但道理還是這個道理,絕對的精英化教育是絕對不行的!

這個道理在古代也通用,例如王朝末年時,老百姓窮的沒飯吃,天下民不聊生,但皇帝還是要徵稅,因為他要錢去抵抗外敵入侵,要去平定農民起義,維護國家安定。

皇帝的做法有問題嗎?

站在朝廷官員與皇族的角度,他當然沒有問題,他還正義的很,他是為了天下太平而戰!

皇帝不是不知道老百姓民不聊生,但他能不徵稅嗎?

在皇帝與官員的視角中,百姓苦一點又怎麼了?我乾的是正義的事情,百姓有什麼資格反對我?百姓有什麼資格不交稅?

百姓為什麼要農民起義?有句詩說的好:

“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

老百姓為什麼不為朝廷考慮?為什麼不能安心餓死,而要農民起義、殺官造反呢?

這一句詩的作者,很明顯沒有把自己看作老百姓,因為他是官員,站在官員的角度,老百姓當然不能造反。

反正老百姓又對國家大事沒什麼用,我為什麼要把朝廷打仗的錢拿去賑災?原地餓死不好嗎!

總之,這個官員沒有把視角放在老百姓身上,部分書友也沒有把自己的視角放在學生身上,但不同的是,大部分書友並不是社會工作人員,他本身就是學生。

然而學生卻把自己帶入了社會評論家的視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批評老師為什麼要對學生一視同仁,為什麼不放棄身為普通學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