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吧,我立即去告訴貝爾洛澤。”

沒想到哈帥能接受自己這種稀裡糊塗的說法,不過能讓陳風迴歸鋒線還是令人高興的,老哈特曼屁顛屁顛就應聲走向了場上。

老哈特曼知道陳風現在不受蘭尼克待見,甚至還給教練組隱晦地傳達了壓制陳風的私人意見,可沒想到“錐立囊間,一觸即破!”,連打個防守中場,陳風都能秀得引起哈帥的注目。

遵照哈帥的意願,貝爾洛澤立即調整了主力一方的陣容,鮑爾森被移到了左路,原先充當左邊鋒的薩比策則退到了中場來兼顧防守,陳風被推到了最前面擔任中鋒。

“這尼瑪才對嘛,能在歐冠小組賽搞進去11個球的人,早就應該站到這個位置上了!”

站在場邊為這個調整點讚的坎普爾雙眼發光,似是很期待陳風接下來的表現…

能去到自己最熟悉的位置,陳風當然也不會講什麼客氣,無視左右兩邊隊友投來的或哀怨或不屑目光,陳風開始給萊比錫全隊演繹標準的中鋒模板:

中路站樁接球做球、坦克式帶球推進、高空爭頂分球,陳風一連串傳統中鋒的攻擊技能使出來,讓全場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萊比錫有中鋒嗎?

有,對外還號稱有兩個,一個11號鮑爾森,一個9號維爾納。

可實際上涅,1米92的鮑爾森最多隻有半個高空爭頂的中鋒技,可杵在地面上,他就是條對抗不行但撕咬迅速的竹竿,外加射術還不咋的;

而維爾納更是德甲聞名的假中鋒,對抗不行又無空中作業能力,這9號不假也不行啊。

幸好德國前鋒還有速度和靈動的跑位能力,再加上比鮑爾森強上一些的射術,維爾納才能坐上這萊比錫鋒線上的一哥位子。

經過陳風今天這麼一展示,在場的萊比錫幾乎是全員都流下了激動的口水,除了11號鮑爾森。

“上帝保佑,咱萊比錫如今總算有一個正兒八經的中鋒了,簡直就是戰略戰術的大勝利啊!”

——包括哈帥在內的覺大多數人;

“無所謂,我的速度在邊路更有發揮餘地,說不定還能踏上巨星貝爾的成名之路。”

——9號維爾納,德國國家隊正選前鋒;

“牛皮!陳,一個強力中鋒對咱這款輔助型前鋒的助益簡直不要太大,以後就堅定地跟著你混了!”

——來自英格蘭的新人盧克曼兩眼放光,當即就下定了抱陳風大腿的決心,而且連第一步都想好了,球衣就選40號,因為它離陳風的39號最近;

“靠!我六七公分的身高優勢,瞬間就被這些肉抗型技能給抹平了,邊路還有我的機會嗎?”

——11號鮑爾森,丹麥國家隊正選前鋒。

如果陳風此時知道這些人的內心想法,一定會呲笑一聲然後仰天怒吼:

“怎麼滴?這都是窮怕了吧,幾個區區的傳統中鋒技就讓你們高興成這樣子,都忘了中鋒的第一天職破門得分了!”

興頭大發的陳風,開始抓緊時間展現自己的攻城拔寨能力,如果在別的位置上顧及團隊合作還有所收斂的話,現在離球門最近的中鋒可就能為所欲為了:

比賽結束還有8分鐘時,陳風在禁區內背身接到福斯貝里的直塞球,身形向後一沉擠開了身後的高大後衛,然後迅速轉身利用空出的半個身位拔腳怒射,皮球閃電般地竄進了球門的右下角,讓替補一方的防守球員措手不及,30!

3分鐘後,維爾納右路下底後繼續沿底線突破,直到禁區內才倒三角將球傳向中路,陳風在禁區前沿接到皮球后不作調整就直接施射,一腳右腳外腳背弧線球直掛球門死角,40!

比賽的最後一分鐘,薩比策在左路45度傳中,陳風在中路後發先至,力壓替補方兩位身高達到1米9的中後衛頭球攻門,皮球掠過門將的指尖再次鑽進網窩,50!

最終40分鐘的訓練賽結束,主力一方大獲全勝,陳風最後十分鐘裡硬橋硬馬的帽子戲法震驚了在場所有的萊比錫人。

有個能抗能射的強力中鋒是什麼感覺,非傳統強隊的萊比錫,今天總算是體會到了這個幸福的滋味:

強!真他瑪是太強了;爽!也真他瑪是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