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曼倒是皮糙肉厚,被剷倒以後也沒什麼事,只是這英格蘭球員的小暴脾氣嘛,一咕嚕爬起身來就要找凱塔算賬。

離兩人最近的副隊長德姆趕緊上來勸架,拉住了盧克曼後還一個勁地給後者解釋,場上的球員也都迅速圍過來隔開了兩人。

第一時間就被隊友隔開的凱塔則更為奇怪,情緒激動地叫嚷個不停,好像他才是被犯規剷倒在地的那個人似的。

這尼瑪就有點過分了,隊友之間訓練中動作過大很常見,只要不是刻意針對對方就行了,大家所採取的策略一般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通常都是犯規者首先道歉,然後被犯規者也不好意思再斤斤計較;

也有那高比格或是臉嫩的軟話說不出口,則是會自行默默走開,免得進一步激化矛盾;

只要是個人被犯規都難免有火氣,更何況紅牛的球員幾乎全部都是血氣方剛的二十來歲小夥。

但像凱塔今天的這種反應就很有些“球霸”的味道了,難道在身體對抗上的吃癟就能成為你身後放鏟的正當理由?

再進一步說,就算所有的隊友都能夠容忍你,可全德甲的球員、裁判涅,他們也會給你這種隨意犯規的權力嗎?

難道你幾千萬轉會費能分到德甲每一個人身上,大家都得對你感恩戴德?

陳風作為德甲資歷為零的萊比錫菜鳥,又是在場下,自然不好上場去攙和這事,場邊以哈森許特爾為首的教練組也在穩坐釣魚臺,只有當值臨時裁判貝爾洛澤上前去主導處理。

球隊內部一起風波的時候,就能看出每個球員的秉性和在隊裡的大概地位了,陳風正好藉此機會觀察場上的隊友:

事發時衝在最前面的是兩個隊長奧爾班和德姆,一人拉開一邊制止事態的繼續發展,不愧是全隊責任心最強的球員;

替補一方的球員也很積極,但大多隻是跟著兩位隊長參與滅火工作,而幾位主力球員的反應則有點耐人尋味。

伯納多、烏帊梅卡諾、克勞斯特曼、薩比策和鮑爾森等人,好歹還上前外圍滅火,福斯貝里則去了場邊找水喝;

只有維爾納的反應最搞笑,從人群外撿起了皮球然後在一旁慢慢顛球,似乎在表明“你們繼續幹,只要不耽誤咱練球咋的都行!”的個人態度。

這哪是坎普爾說的“獨”啊,簡直都可以稱得上是特立獨行了,難怪有人說維爾納場內場外都是個獨行俠…

“上場露露臉吧,雖然不是你最熟悉的中鋒位置,可在萊比錫,現在的中場進球比前鋒多。”

最終拒絕道歉的凱塔被貝爾洛澤趕下了場,罵罵咧咧地去了更衣室,陳風則被昔日恩師一揮手給招到了場上。

“好的貝爾洛澤先生,沒問題!”

知道是昔日恩師的關照,陳風自然答得爽利,反正從後腰一直到前鋒的每個位置,自己都從簽到物件那裡得到過好處。

於是陳風接下來就成為了主力一方的中場之一,只是應福斯貝里的要求,陳風再次將自己的位置後移充當清道夫,將中場組織和推進的職責交給了這位牛皮哄哄的萊比錫10號球員。

沒辦法,大家都知道10號在足球運動中象徵著什麼,初來乍到的陳風也不好一開始就拂了這位球隊核心的意思。

比賽時間已過半,比分也到了20,可實力佔優的主力一方根本沒有讓替補找回一絲顏面的意思,繼續圍著對方的禁區在狂攻不止。

陳風成了自己從來就沒有打過的防守型中場後,一時也是感到非常新奇,米哈+普約爾的中場掃蕩屬性一出,立馬就搶掉了隊副德姆的工作,把替補一方的反擊統統掐死在了中場線附近…

“哈特曼,陳不是打前鋒的嗎,怎麼…不對,他就是個正宗的前鋒,要不然也不會在歐冠中進那麼多球!”

精準的落點判斷、強悍的卡位攔截,讓哈帥懷疑場上的陳風是否就是“中場大閘”本宗,可讓他記憶猶新的歐戰回憶適時出現,及時地提醒了他:你眼前的這個疑似“清道夫”,是目前歐冠射手榜上的王者。

“喔,陳從第一次接觸足球時就比較均衡,以他的身體條件,能夠勝任除守門員以外的場上任何位置。”

以前可不是這樣滴,莫非是薩爾茨堡的中前場太弱,進球全靠後面的中場防守大閘?

老哈特曼也有點懵比了,只得用含含糊糊的誇獎來搪塞哈帥的自問自答。

“嗯,有道理,讓我們再來看看最強的陳會是什麼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