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韓信下了軍令,周勃也就不再推辭,與傅寬一起抱拳領命。
“既然如此,謹遵齊王殿下之令。”
韓信打了個呵欠,起身道:“時辰已經不早,大王早點休息吧,明日眾將依計行事。”
劉邦擦拭了下掛在鬍子上的碎核桃皮,正要起身送韓信,一直沒有開口的張良開口說話了。
“齊王殿下適才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讓良頗有感悟,將來定是流傳千古的金玉之言。”
韓信笑了笑,糾正道:“此話不是我說的,乃是李左車先生說的。”
張良並沒有糾結這話是誰說的,話鋒一轉道:“昨夜楚軍在營外高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必齊王殿下也聽到了吧?不知你有何看法?”
【張良此話什麼意思?】
韓信心中一驚,表面上若無其事的道:“此乃項籍離間之計,不必理會。”
劉邦亦是大笑:“哈哈……這話純屬一派胡言,飛鳥繁衍不息,狡兔氾濫不絕,焉有鳥盡兔死之時?烹狗藏弓純屬無稽之談,實乃楚人蠱惑之言。”
“告辭。”
韓信朝劉邦作了個揖,率領灌嬰、傅寬等人出了帥帳,策馬遠去。
等周勃、樊噲等人退下之後,張良這才解釋道:“我把這番話挑明就是為了打消韓信心頭的顧慮,大王不會怪我吧?”
劉邦笑道:“我自然知道子房先生的意思,何怪之有,早點歇著去吧!”
東城。
楚軍大營。
項羽僅僅睡了兩個半時辰便再也睡不著,當下起身穿上鎧甲走出了帥帳,頂著清晨的寒風巡視營寨。
時值冬月,朔風刺骨,距離天亮還有半個時辰。
項羽手撫佩劍,一邊巡營一邊思考未來的戰略。
【這次突圍為何與第一次突圍獲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項羽思索一番,心中有了答案。
第一次的時候,自己只想著突圍逃跑回江東,刻意躲著敵軍。
而這次主動尋找周殷,並將之斬殺,從而成功的策反了這支人馬,可以說是諸葛亮點醒了自己。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目標不同,獲得的結果也不同。
有時候並非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也不知道季布這次回江東能招募到多少兵馬?”
項羽的靴子踩在尚未融化的殘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刺耳聲,但卻絲毫無法打擾項羽對這一生的回顧。
八年之前,項羽跟著叔父項梁在會稽起兵,大小歷經七十餘戰,屠城五次,直接造成了數以百萬計人數的死亡。
第一次,項羽在攻破秦國襄城的時候,為了報復幫助秦軍守城的百姓下令屠城,將城中數萬百姓殺了個老幼不留,這是項羽的第一次大屠殺。
第二次,項羽在與劉邦一起攻打城陽的時候,城內的百姓依舊幫助秦軍抵抗,破城之後,項羽再次毫不留情的揮起了屠刀,將城內百姓屠殺殆盡。
第三次,就是在新安郡坑殺了投降的二十萬多萬秦軍。
當時項羽手下只有不到五萬人馬,面對著二十多萬秦軍俘虜,並且這些秦軍開始出現譁變跡象,為防萬一,項羽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坑殺。
俗話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如果項羽當初沒有下令屠殺,倘若二十多萬秦軍反戈一擊,腹背受敵的楚軍怕是早已灰飛煙滅。
一將功成萬骨枯。
即便三世為人,項羽依然不後悔自己的這三次屠殺。
歷史上哪座王朝不是沾滿了鮮血?
就拿奮六世之餘烈而平定了六國的秦王朝來說,他們屠殺的人數比起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的自己兵微將寡,大秦王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不抓住趙高弄權的機會一舉推翻暴秦,倘若讓秦人緩過勁來,再想滅秦就沒這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