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霸業宮(第1/2頁)
章節報錯
執戟郎小心翼翼的把竹簡遞給劉邦。
只見這個竹簡用乳黃色的麻繩至少纏了十幾圈,劉邦一看這暗號就知道是項伯送來的。
“項纏所書。”
為了向張良表達自己的信任,劉邦直接挑明書信的來源。
劉邦看完之後,隨手丟在了桌案上:“項伯說楚軍在垓下大營提前儲存了三個月的軍糧,哼哼……這麼低劣的計謀,連我劉邦都騙不了,還能騙得過子房先生與韓信嗎?”
張良一臉驚訝:“此計當然騙不了我等,可它能騙楚軍。”
“楚軍?”
劉邦先是一愣,隨即醒悟,“子房是說項羽用此計鼓舞軍心?”
“正是。”
張良的目光變得凝重起來,“糧食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楚軍士氣獲得了鼓舞。”
受到張良的影響,劉邦臉上吊兒郎當的表情不復存在,蹙眉說道:“項籍連出兩策,不但破了我軍的四面楚歌,還鼓舞了楚軍計程車氣,看來項籍發現了新的智囊。”
“準確的說是三策。”
張良糾正了劉邦的說法,“第一策,用激昂的歌曲破了我軍的四面楚歌。”
“第二策,偽造糧食鼓舞了楚人軍心。”
“第三策就是大王適才所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才是最可怕的陽謀。”
劉邦明白張良的意思,不管韓信、彭越、英布的心中有沒有其他想法,但這句話傳到他們的耳朵裡一定會讓這些人心理產生微妙的變化。
“范增死後,項籍軍中已無謀士,何人如此厲害?”
劉邦焦慮的起身,有些心煩意亂。
項羽的強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從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再到彭城之戰的絕地反擊,再到滎陽拉鋸戰,只要項羽全力出擊,自己就只能狼狽逃命。
這次靠著韓信的大迂迴戰略,成功的把項羽圍困在了垓下,劉邦比誰都渴望砍下項羽的人頭。
“會不會是范增還沒有死?”劉邦胡亂猜測道。
“絕無這個可能。”
帥帳的棉簾被挑開,陳平抄著袖子走了進來,“而且就算范增未死,他也無這般高超的謀略。”
他的個頭與張良在伯仲之間,高鼻深目,一雙高低眉又濃又黑,眸子裡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讓人打眼一瞧就知道是個詭計多端的傢伙。
張良點頭:“陳亞將所言極是,即便范增再世,他也無這般對策。項籍此番能夠反客為主,連出三策,定有奇人相助。”
“項籍運氣真好。”劉邦返回帥案後面坐定,“下一步我軍該如何行事?”
張良作揖道:“希望大王以不變應萬變,切勿再發生樊噲逼死蒯徹兒子的這種事情,以免韓信不安。要剿殺項羽,還得靠他。”
“我贊同子房所言。”
陳平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橘子,也不跟二人客氣,掰了兩瓣丟進嘴裡,邊吃邊說,
“雖然我認為韓信有反骨,但普天之下也只有他才能擊敗項羽,此時還需穩住他。最好把樊噲杖責三十,以安其心。”
劉邦雖然知道剿殺項羽需要依仗韓信,但他已經答應了韓信足夠多的條件,不想再繼續助長韓信的氣焰。
“蒯徹之子違抗軍令,按律當誅。倘若杖責樊噲,豈不寒了我漢軍將士之心?樊噲無錯,此事斷不可為。”
陳平也知道劉邦不爽韓信,便不再提此事,話鋒一轉道:“打仗還得看韓信的,大王只需要不動如山即可。”
“陳亞將所言極是,論用兵我等皆難望韓信項背,還是靜觀其變吧。他是三軍主帥,一定會有應對之策。”張良也贊同陳平所言。
劉邦指了指桌案上的竹簡,一臉擔憂的道:“項伯在書信中說,軍中奸細已經將我的位置傳遞給了項籍。三日之內,他將會親率精銳騎兵突襲我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