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不默而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范仲淹嘆道:“是郭皇后,可惜了……”
“當年,她確實扇了陛下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脖子上。”
觀眾們眼珠子瞪如魚眼般大:“還真有這種事?”
江逸回道:“後世典籍記載,郭皇后生性善妒,在劉太后生前一直依附他,嚴密地監視著宋仁宗的行蹤,使他不得親近其他宮女妃嬪。”
“當時,宋仁宗雖然心中十分惱火,卻不敢明說。”
“直到太后劉娥駕崩之後,宋仁宗再不理會郭皇后,使得她寂寞難耐,醋意大發。”
“在後宮之中,尚充儀、楊氏(楊德妃)長得貌美可人,深得宋仁宗歡心。郭皇后看不過眼,經常會跑到尚氏、楊氏居處,對她們破口大罵,絲毫不顧皇后之儀。”
“此事就是發生在宋仁宗將要臨幸尚氏時,尚氏正向宋仁宗訴說郭皇后的不是,恰逢郭皇后趕來起了爭執,郭皇后氣不過一巴掌扇向,卻不料打在了來救尚氏的仁宗脖子上。”
江逸儘量簡略快速地說了一下背景,范仲淹自然知曉這些,但對許多觀眾來說,這無疑是一段有趣的皇室秘辛。
范仲淹嘆氣道:“皇后這點確實錯了,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嫁的是一個天子,這世間有幾個天子只寵信皇后一人?”
“更何況陛下當年封她為後,也是無奈之舉,若能在太后死去之後,稍加收斂,縱然無人撐腰,陛下也不會廢她。”
“晚輩記得,當年您曾率領十餘人跪伏垂拱殿外,請求召見,想要為郭皇后說情,但當朝宰相本就對郭皇后心懷不滿,於是橫加阻攔,在仁宗面前煽風點火,最後,你們才剛走到待漏院,朝廷就下詔書將你們外放,無一倖免。”
江逸說道:“從您走後,朝廷又迎來一段無人敢直言的時期,曾經有上書想要讓陛下詔您入朝再開言論,仁宗連個批覆都未曾給過。”
北宋,得多虧有個范仲淹,這句話從不是誇大,翻遍整個北宋史冊,都找不出第二個像范仲淹這樣完美的人物。
同時,觀眾們又覺得魏徵這個鐵頭王著實幸運,看這情況,就算魏徵生活在仁宗時期,那也是沒有好路走的。
要是生在朱老祖時期,敢向罵李世民一樣罵朱老祖,那馬皇后死後,魏徵保準唱涼涼。
“即便多次因諫被貶謫,先祖您依然初心不改,凡君王有過,凡能為百姓謀福祉,您皆無所不言。”
“曾有梅堯臣作文《靈烏賦》,力勸您能少說話、少管閒事、自己逍遙就行,您回了他一篇《靈烏賦》,強調自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可見,很多諫言,您在勸諫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隨時人頭落地的準備。”
江逸退後幾步,和范仲淹隔開一定距離,躬身,衝著他由衷地抱拳行禮道:
“先祖,您用自己一生的升升降降、顛沛流離,或金戈鐵馬護衛百姓,或一身文袍造福社稷,或深入災區救一城之窮苦,或興建府學強一國之教育……”
“到如今,你又身陷了不得不被外放的坎坷境遇,多少人為臣之後成為了達官顯貴,唯獨您依然篳路藍縷,為國為民。”
“晚輩謹代後世敬您,您這一生,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