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挖人得看劉皇叔(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挖人還得看劉皇叔啊!”
觀眾們笑著說道。
直播間畫面之中。
“是的,因為南明政權註定不能持久。”
江逸客觀說道:“無論是東晉也好,還是之後的南宋,皇帝都相對有延續性,但南明政權不是這樣。”
“早在崇禎皇帝還活著的時候,大臣們就已經打算只帶著皇太子遷都,他們當然不會真心扶持皇太子,目的不過是培養一個傀儡皇帝。”
“崇禎皇帝雖然能力不行,但他的性格絕對做不了一個合格的傀儡,因此百官選擇放棄他,如果崇禎皇帝執意要跟隨他們遷都的話,大明只怕又會多一個無故落水的皇帝。”
“這也是崇禎皇帝無奈的原因,他雖然有心繼續為大明王朝做些事情,但他已經不具備遷都的條件了,只能吊死在煤山之上,希望用自己的死來贖清自己對百姓的過錯,以求李自成愛護百姓。”
“在燕城被攻破之後,金陵依然掌握在大明政權手中,若南明皇帝可以以金陵為根據地,再次圖強,未必不可戰勝敵人。”
江逸隻手一揮,時空之鏡上出現了南明時期各大勢力的分佈圖。
金陵的戰略地位同樣不小,這可是妥妥的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是具備一定的中興條件的,但很可惜,南明沒有把握住機會
“崇禎時期的臣子繼續開始另立新君,他們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爭端,各方面勢力都想把自己培植的傀儡推上去。”
“如東林黨人,如宦官勢力,以及各地軍閥,他們為了獲得從龍之功和更高權勢開始明爭暗鬥,第一個被推舉上的是福王朱由崧【sōng】。”
“朱由崧先是求助於三陣軍閥擁立,卻讓江北諸鎮都以天子恩人和從龍元勳自居,導致南明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都無法掌控這幾支囂張跋扈的軍隊。”
“南明,無救。”范仲淹說道,“三鎮坐大,皇權無用,如此局面,唯有能君可破。”
范仲淹分析道:“無論是何等堅如磐石的三鎮,都必然會有離心之處。”
“若是皇帝可以從他們的離心之處下手,未必不可各個擊破,但這需要足夠優秀的君主方可,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在世,方可有法破之。”
“剛才你給老夫看的永樂大帝,也必有此能力,朱元璋也當可以。”
江逸暗暗配合,范仲淹根本不知道是怎樣的三鎮,卻不用看就猜到了其中關節。
沒有打不倒的利益聯盟,就像沒有永恆的朋友。
“先祖所言極是,三鎮軍閥中的高傑、黃得功、劉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他們的部下各懷心事,卻不乏良將猛士。”
“若是秦皇漢武等能君在世,要破解三鎮不在話下,甚至於,在他們讓三鎮擁立自己之時,便可以施加一定手段,使三鎮淪為己用。”
“但朱由崧顯然沒有繼承明太祖和永樂大帝的雄才武略,他由於太想做皇帝,一開始就把三鎮軍閥捧得太高,給了太多條件,導致三鎮軍閥過於自重和輕視自己,便有了之後尾大不掉的局面。”
江逸的話讓古今觀眾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