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諸葛的“硬”關係(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他先祖默然無聲,他們現在也不喜歡朱由檢,在座的大多為能君,最見不得的就是百姓們吃苦。
包括現在的漢武帝也是,他雖然還沒把大漢江山弄成晚年那副地步,但自從看過晚年的民生凋敝之後,他下的一些政策都比較放寬了些,斂財手段也比歷史上要輕不少,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太宗皇帝說道:“如此對待百姓,實在算不得了明君。”
“擁有那麼多的武將,卻無法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無法讓他們發揮最大的長處,取得最大的戰果,更是算不得能君。”
太宗皇帝有條不紊地分析道,自認為在這方面,他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除了侯君集那個老六,他老李還沒看錯過誰,包括不少異族俘虜來的將領,最後都能成為大唐的鐵粉,甘願守護大唐的子民,為大唐王朝充分陷陣,更重要的是那麼多文臣武將都服他。
要是論馭人之道,老李還是能排得上號的。
“唉,君集啊君集,用現代話來說你就是個老六,歷史上要謀朕的反?”
太宗皇帝靠在沙發上嘆氣道:“就是因為你,讓朕一生的用人之道出現了瑕疵,你也不看看朕是如何做的皇帝,居然敢在朕面前搞謀反這套?”
太宗皇帝越想越覺得侯君集真是愚蠢,他打仗的才能要是能分一點給腦子,都不至於做出這樣的蠢事來。
直播間畫面之中。
范仲淹長嘆息道:“老夫無話可說。”
“比起天子守國門,這個君王死社稷,著實要弱許多。”
范仲淹還是覺得前者更加威武,這個君王卻是為社稷而死,但他也著實犯下了太多的錯誤。
也許他是別無選擇,也許他是百般無奈……
但,若我們是那群連飯都吃不飽,田裡都顆粒無收,還得被加派田賦的百姓,我們還會有閒心去同情崇禎皇帝麼?
一個人把刀指向了無辜的你,就因為他別無選擇,就要去同情他?
這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情。
江逸對此也無法反駁,他繼續說道:
“君王死社稷的另一個根據就是——南明。”
“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又稱君王死社稷。”
“這就是大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由來,並非說所有的皇帝都能守住國門,而是所有的皇帝都把國運和自身命運連線在了一起。”
“君王死社稷,也並非說所有的明朝皇帝都願意為了社稷自盡,而是說,君王死,社稷已死。”
觀眾們聽後,在心底默默把這事記了下來。
“南明?”范仲淹好奇道,“最後還是有人遷都了?”
“是的,在李自成推翻燕城明朝政權之後,明朝的後裔子孫就在東南一帶建立政權,史稱南明。”
“南明前後前後共有4個政權同時或先後並列,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政權、永曆政權。”
“短短十六年,就換了四個政權?”
范仲淹心中唏噓,大明朝實在是有點虎頭蛇尾的意思,前兩任皇帝都是王炸,再之後兩任也還行,但從朱祁鎮開始之後,那真是一個個都在走下坡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