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國君死社稷(第1/2頁)
章節報錯
觀眾們看到這落寞的場面,心情緊跟著不好了。
一代皇帝混到了這個地步,還能怎麼辦呢?
中原王朝的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次敵人兵臨城下的事情,但大多數皇帝身邊基本都跟了人,不會說連個小班底都湊不出來。
但崇禎皇帝卻體會到了這種局面,我們不得不從他自身以及臣子們身上尋找原因,這足矣說明大明朝的臣子制度出現了大問題。
許多觀眾不由發出嘆息,好像有話想說,卻又什麼都沒說出來。
“韃子、流賊到門,我即開城請進!”
“韃子、流賊到門,我即開城請進!”
“韃子、流賊到門,我即開城請進!”
崇禎皇帝的畫面化作金光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正在燕城裡盛傳的流言,無論男女老少都在唱歌,絲毫不顧及是否會被抓起來。
事實上百姓們當時還真這樣做了,李自成怎麼也想不到,固若金湯的京師居然那麼輕易就到了手,這導致他飄得厲害。
從這又可以看出,當時的百姓到底有多苦。
連京師的百姓都尚且如此,大明其他地方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誰,又敢往深了想呢?
范仲淹看到這幕的時候,突然不再心疼崇禎皇帝,他顫巍巍地說道:“百姓……百姓怎都變得如此啊?”
大臣們眾叛親離,可能是大臣們的原因,但就連百姓們都厭惡到了這個地步,大明王朝究竟經歷了什麼啊?
范仲淹看到百姓哭之後,一想到崇禎皇帝,心中不由怒火升騰。
“他也許如你所說,是一個勤君,是一個苦君,但,絕對算不上是明君!!!”
“一個能讓京師都苦到這般地步的人,他怎能算是個明君啊!”
范仲淹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憤恨至極。
在這點上,江逸無法反駁,他說道:“在清軍第六次入塞期間,崇禎皇帝取出了內帑數萬,發給守城將士。”
“但每個守城將士只能領到二十錢,守城士兵們彈著錢說:‘皇帝要性命,令我輩守城。此錢只可買五六燒餅而已!’”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月幾千塊錢,玩什麼命啊。
更何況二十錢大致換算一下,也就相當於後世的1530塊錢,可能更多,也可能更多,但大致範圍應該就是如此。
如果按照五六個燒餅來算的話,大概也就是這個數。
試想一下,當你的老闆只給你二三十塊錢,讓你拿著刀去和別人玩命,你去不去?
守城將士也是這樣想的,我可以為了朝廷拋頭顱灑熱血,但你總不至於讓我連家都養不起吧?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哪個將士願意為大明賣命?
但崇禎皇帝也是真沒錢了。
最不該的是,他既沒錢,又沒什麼好辦法能夠搞到錢,他把搞錢的物件定位成了農民,這不是逼著本就貧苦的農民造反嗎?
唉,崇禎皇帝也得罪不起那些世家大族,所以挑了個軟柿子捏,以此來換取大明苟延殘喘,殊不知早已離心離德。
總的來說,還是接手的攤子太亂,既無經世之能,又無任人之才。
時空之鏡中。
又出現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的畫面。
這時,百官們更加敷衍了。
朱由檢到皇極殿接受朝賀的時候,發現只有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在場,除去隨從太監再沒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