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期結束後,一定要把這個好訊息告訴江逸!’

陳大發握著拳頭暗想道,可他突然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對沈萬榮道:“總檯,我有個建議。”

“嗯。”沈萬榮預設他繼續說下去。

“這次和我一起去救江逸的,有不少是我們華夏的年輕人,我覺得這件事情,也可以試著讓他們也參與進來,年輕人嘛,思想總是會比較新鮮一些。”

陳大發說完,以請示的目光和沈萬榮對視。

沈萬榮合上檔案,陳大發心底一沉,看來沒希望了。

“這是江總設計師的事,你直接去問他就行,我只負責打錢。”

沈萬榮玩味一笑,把檔案交給秘書,繼續看起了典藏華夏。

陳大發沒好氣地,暗暗腹誹了沈萬榮一番:你什麼時候也學得這麼壞了?

……

直播間畫面之中!

江逸還不知道,自己只是主持個新一期,就又多了個新身份。

朱老祖見他居然能這麼瞭解的想法,讚許地點點頭:“後世,你又成長了許多,繼續說。”

江逸莊嚴道:“朱標的死,讓先祖您不得不繼續城有所攻。”

“大明的朝局要想穩定,就不得不做出取捨,在此等情況下,作為皇帝的您已經別無選擇,不得不想辦法對付各大權臣。”

可以說,太子朱標的死,是壓得朱元璋不得不揮刀的最後一根稻草。

“嗯……”朱老祖點了點頭,嘆氣道,“標兒一死,哪怕是咱妹子在世,該殺的也必須殺了。”

“從戰略上來說,老祖雖然背了罵名,但於整個大明而言卻是好事,在這兩者之間,老祖您選擇了江山社稷和百姓。”

江逸回道:“只是可惜,大明一邊是太子朱標去世的早,一邊又出了個朱允炆……”

江逸暗想:要不是出了朱允炆這個老六,非得把叔伯往死裡逼,大明不知道能穩定多少年。

包括永樂大帝也是被逼急了,這才發動靖難之役。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樣,靖難之役能成功很多時候還真是如有天助,否則必會耗費更多時日,越拖越危險,足見朱老祖後期雖然殺了不少功臣,但多少還是給大明留下了不少人才的。

因此,殺權臣這步棋,朱老祖也沒有走錯,只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向和睦的老朱家居然會出了個朱允炆,那麼殘忍地對待自家叔伯。

這,就不是朱老祖能操控的事情了。

因此,朱允炆的失敗,我們可以把次要原因歸咎於分封制,但主要原因,還得是朱允炆本身在一系列策略上的失誤。

他並沒有看清自己爺爺的用意,硬生生把爺爺留下的好牌打得稀巴爛,也就是後面打贏的是永樂大帝,否則大明天下難保會變成啥樣。

“可是分封制既然符合當時的國情,為什麼不少文臣還是反對呢?我記得當時反對的人好像不少啊?”

彈幕裡,忽然有觀眾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