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宣戰萬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來貨物以通有無。”
意指大清地大物博,什麼都有,可以不和外國互相交往通商,以互補物產不足。
就這樣,一場本可以對外開放貿易的絕佳時機,還沒萌芽就被掐斷。
這話要是被對話過的康熙聽到了,只怕會更加惱羞成怒。
除此之外,還有句對外宣言,就是慈禧的《對萬國宣戰詔書》,試圖以晚清之力打十一國,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敵人拆家。
因此,江逸覺得這些並不需要拿來佔用節目時間。
他說完,停頓了會,給墨子一些消化的時間。
觀眾們也不由思考起來,這些跟華夏文明有什麼聯絡?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這些宣言居然也有值得思考的文明。
難道還有什麼共性不成?
這不應該是喊喊覺得牛逼和打了雞血,然後就一嘴帶過的東西嗎?
還沒等江逸道出這些宣言中的共性,墨子會意一笑:“原來如此。”
“我這還沒開始想呢,墨子就想出來了?”
“有誰想到答案了嗎,要是想到的話,就說明你的思維能趕得上聖人了!”
“各位,你們仔細想想,難道真就察覺不到一些共性?”
一些猜出來的人故意賣關子道。
江逸一看墨子猜出來了,正色道:“是的,細細對比就不難發現,華夏從古至今的對外宣言中,都蘊含著反侵略思想!”
“或與發難華夏者戰、或與犯我華夏者戰、或與向我華夏稱兵者戰、或與要我華夏稱臣、納貢和親者戰!”
“華夏對外的宣言,無不是師出有名,無不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國威和子女,這也是墨家思想中的——義戰!”
“這更是我們華夏與糙米等國本質的不同,他們是無端挑事的強盜和流氓,而我華夏,從古至今,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漢打匈奴,那是因為匈奴屢次犯我邊民!”
“大唐打東、西突厥、徵高句麗、百濟等等,先後滅的三十多個國家,無不是對我華夏產生過威脅、或仍佔著中原故土的、或犯我國威的存在!”
“即便是這樣,大唐對臣服於唐的子民依然秉持自信包容的態度,極少對各國普通民眾趕盡殺絕,這就是華夏的大國文明!”
“也是我們和西方那些強盜主義本質上的不同,是華夏的第一好!”
此話一出,許多華夏觀眾頓時恍然大悟!
“媽媽呀,我居然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之前的節目都白看了啊!”
“原來從對外宣言中,也可看盡古今文明!”
“沒錯沒錯,我們的文明既有璀璨,亦有自信包容,亦有不容侵犯、以牙還牙,唯獨不主侵略,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大義!”
這一刻,不少華夏觀眾都挺胸抬頭,內心泛起了濃濃的自豪感。
在這樣的文明國度中,他們只一出生,便可胸懷坦蕩,便擁有了上下五千年鑄就的血脈和驕傲。
而這份文明,此刻也已經到了他們手中,並終將在他們和一代又一代後輩手裡,傳承到六千年、七千年……
生生不息。
“至於那些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