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靜靜地等待著白起的回覆。

白起走向帳外,江逸緊跟其後,來到一處高地。

順著白起的視線看去,江逸看到,那一個相對凹下的土地裡面,正有密密麻麻的趙軍被定了住。

有的呈現睡覺的姿勢,有的眼巴巴地望著趙國的方向,有的飢腸轆轆,雙眸露著渴望食物的眼神。

江逸和觀眾們都震撼於眼前這幕,四十萬人,就這樣密密麻麻地在那,裡面甚至還有些孩童,趙國能打仗的男人全都在此。

這一幕,沒有特效,可給人的震撼,卻不亞於一場世紀大片。

一念生,一念死,白起就這樣,掌握著四十萬趙軍的性命。

江逸扭頭看了眼白起,後者的目光始終平淡如水。

片刻之後,白起終於開口:

“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是因本帥本可無罪。”

“本帥為大秦戎馬畢生,最後卻不得不以自盡收場,換了誰能淡然?”

“後面之所以提到長平,無非是趙國誤打誤撞,讓本帥為長平付出代價罷了。”

白起看著面前四十萬即將被坑殺的大軍,長嘆了口氣。

想起原來的自己居然會是那般收場,現在的他就已經有些悵然,更別提那個親身經歷後的自己了。

也不知道王上這次,會不會改變想法?

他握著腰間佩劍的劍柄,望向遠處。

江逸默默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分析著這番話的含義。

本覺得自己不該就這樣死去,想起幕後誤打誤撞的始作俑者是趙國,又知道自己不得不死,於是發出這樣感慨,讓自己在臨死前得以坦然接受。

這一切,都是白起能夠想到,也確實存在的可能。

此刻,江逸忽然意識到,要想全面瞭解一些頗具爭議的事情,就得去到一個人生命快要結束的時期,尤其是白起這類。

誰也不知道,他臨終前到底會想些什麼,即便是問幾年前的他,所得到的答案也未必可信。

既然是和武安君對話,那不妨,與之論一論將!

“武安君可想知道,華夏後世之將?”

“後世之將?”

白起從憂思中回過神來,饒有興趣道:

“本帥倒真想知道,後世是否有將領能在才能上超越本帥!”

江逸和白起走到一處安置在外的桌子上,面對面坐下。

江逸說道:“那晚輩便隨意列舉些後世之將領和功績,就由武安君來定奪其才能如何?”

“可。”

白起點頭,撇了眼旁邊的酒壺,就要伸手去拿,江逸迅速起身,在他手還沒伸出來時,拿起那酒壺,給他滿了上。

隨後給自己倒了杯。

白起心中對江逸和後世的印象又好了些。

“晚輩要說的第一位是協助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將: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