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必殺白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白起邁著沉重的步伐,心事重重地走著。
縱然他已經位極人臣,但當滅國榮耀真就近在咫尺時,又豈能無動於衷?
本來他就是想要賺一個時間差,雖說秦軍在長平之戰後同樣損失無數,國家和百姓都陷入虧空的局面,但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自信可以滅趙。
放些人去報信本就是他的佈局之一,為的就是讓其他各國都知道,趙國慘敗於長平,殺神白起坑殺了他們四十萬人,讓其餘五國都不敢插手!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插手了又怎樣?
得到訊息需要時間,下達命令需要時間,出兵同樣需要時間,而秦軍,只需等秦昭襄王一聲令下,就可以立即進攻邯鄲,在這個時間差內,他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戰略。
可是……
朝中有人算計他!
他的王聽信了讒言,不信他!
白起眉頭皺起,他知道,王上必然是想要滅趙國的,若不是範睢那小人吹耳邊風,動搖了他的志向,趙國必亡。
可是王上,你可知道,那將是你平生最後悔的一次?
可那時的自己……
為什麼不掛帥?
白起神色越發凝重,腦海開始設想,在那種環境下,自己可能出現的心理。
因為王上不信任,所以不掛帥?
還是因為那仗的確打不贏?
思忖一會之後,他轉身看向江逸:“你與本帥詳細說說,當時發生的事情。”
江逸回道:“秦國在當時的確具備攻滅趙國的能力,長平之戰後的第二年,武安君就率軍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一路由司馬梗攻佔太原,而您親自圍攻邯鄲。”
“這一史實證明了秦滅趙的可行性,但最終大秦還是被敵人遊說成功。”
“遊說者蘇代丟擲了範睢和秦昭襄王都喜聞樂見的割地條件,正中二人下懷。”
“王上怎會中如此小人之計?他豈會看不出來?”白起不解。
江逸繼續回道:“昭襄王當然可以看出,只是,他在範睢的建議下,嘗試著進行了一場改進。”
“改進?”
“沒錯,正如晚輩剛才所說,武安君所到之處無論是百姓還是俘虜,都會被您殺個人仰馬翻。尤其是長平以後,百姓們怕您的同時,也更加抗拒您和大秦。”
“這點從白起肉就可以看出來了。”
江逸看向那被鮮紅覆蓋著的白起肉,說道:
“還有就是長平之戰前的上黨一事,當時上黨百姓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投降秦國,反而轉頭依附趙國。”
“這足見大秦的‘虎狼’之名和武安君的存在,已經讓六國百姓誠惶誠恐,導致秦軍所至,只得其地,卻不得其人。”
“這種局面在初期和中期都迎合了秦國的需要,但到中後期,大秦要想讓這些地方真正歸於本國,可就難上加難了。”
白起坐在了軍帳旁邊的凳子上,瞥了眼身前桌上放著的茶水,拿起給自己倒了一杯,一邊聽,一邊仔細琢磨江逸的話。
觀眾們也都被江逸帶著思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