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曹操不解道:“作為後世,你應該很清楚,當今陛下確實沒什麼傑出的才能。”

“孤問你,丕兒稱帝之時,陛下是自盡了,還是與丕兒搏命了,還是禪讓?”

“是禪讓。”江逸正色道。

“那這不是懦夫是什麼?”

曹操撇過頭去:“一個面對奪自己皇位的敵人,都不敢拔劍的男人,莫說是為君,就連被稱作大丈夫都不配!”

“魏王難道以為,一個能夠在被傀儡的前提下,與你相爭的帝王,會沒有骨氣麼?”

江逸不顧曹操的態度,毅然說道:“獻帝知道你的能力和勢力,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可是他依然敢和你鬥,敢冒著生命危險試圖奪回權位,這難道是一個無骨之人敢做的?”

“那他為何禪讓?”

曹操忽然,有些不解。

江逸的這句話,讓他這個當局者,讓他這個始終沒正眼瞧過漢獻帝的人,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一絲懷疑。

曹操是何等的聰明,幾乎是一點就通。

沒等江逸回答,他立即說道:“莫非,他是有意禪讓?”

“沒錯!”

江逸斷定道:“史書典籍上清楚的記載著,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之後,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

“古今有幾個帝王,能有如此心性?”

“雖從宮廷被貶到民間,但他仍然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

“魏王確實可以豪言,世人看錯了你,他們今日看錯,明日還將看錯!”

“但晚輩今日,也對魏王豪言一句:你,亦看錯了大漢最後一個帝王!”

江逸看著眉頭微微皺起的曹操,放下了酒杯,說道:“敢問魏王,若是獻帝沒有禪讓,而是自盡,或者與曹丕搏命而死,天下的百姓會作何反應?”

“那些心存大漢計程車族會作何反應?”

“那些有意想要吞併天下的諸侯們,又會是何反應?”

江逸的三個問題,讓曹操陷入沉思。

他深知,九品中正制雖然可以籠絡一部分士族,但絕對不可能籠絡所有。

而一旦心存漢室計程車族得知曹丕弒君奪位,必定會想方設法,明裡暗裡的扶持一些反魏勢力,甚至是勾結蜀吳!

東吳孫權,蜀地劉備,他們個個都會以這個十惡不赦的罪名,來激發士兵和百姓們的戰心!

到那時,中原必將再次陷入了一場大混戰!

那些在北方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百姓,將再次陷入到無盡的戰火之中。

那些好不容易統一的土地,將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諸侯割據,且史無前例的大混戰!

想到這裡,曹操的眼前,似乎已經看到了中原重現自己年輕時大混戰的場面……

不由,難以接受。

可是……

當今陛下,真的是因為想到了這一層,才會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甘願選擇禪讓的嘛?

曹操看向江逸,這個讓他倍感意外的後世,投去了疑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