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景弘有求(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遠臉皮很厚,也有幾分掛不住,來日方長,拱拱手,告辭出府,準備回家。才剛出了門,就被一個不速之客攔住了。
陳遠詫異,因為這人不是別人,竟然是王景弘。
這人神出鬼沒的,陳遠自信他沒有理由大街上找到自己要殺自己,他要殺自己,很容易。不過奇怪的是,上回被他坑了一把,莫名其妙送自己一個女人,不知道搞什麼鬼。他暗中調查了幾天,甚至打聽那天在棲霞市出現的女子,都不符合,不知道那女人到底是什麼身份。但可以肯定,女子身份不簡單。
王景弘這麼做,在關鍵時刻,一定會把這件事作為自己的把柄。
那女子到底是誰?陳遠現在還摸不著頭腦。兵來將擋,他望向王景弘。
“陳大人,可否有空,咱們,找個地方談談?”
陳遠笑道:“可以,第一次見面,是你請我,今天,我也請你一次,走,咱們到杏花酒館,那裡的酒,很香。”
“請。”王景弘微微笑,讓陳遠帶路,兩個人彷彿許久未見的朋友。
到了酒館,酒還沒上,侍者先倒了兩杯茶,說道:“兩位客人稍等,菜一會就上。”然後出去,關上了門。
王景弘好整以暇地呷了口茶,笑道:“我看大人還有心思求婚,陛下賜婚,娶蹇大學士的愛女,可喜可賀啊。”
陳遠摸不透他真實來意,所以假意應承道:“多謝了。”
王景弘忽地意味深長地道:“嗯,看來大人忘記了那晚的女子,心態如此平和,我就放心了。”
陳遠心中一跳,想起那晚的滋味,回味無窮,暗道:壞了,他現在就來找茬了。這他乾笑一聲道:“王兄,那晚,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王景弘微笑:“你以後會明白,增加你的好奇心,心中一直有根刺,不好嗎?”
陳遠笑了笑,從几凳上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藉低頭飲茶之機暗暗思忖:以他的精明,鄭和身邊的紅人,但又恨極了自己,此時趕來找自己,沒有以往的陰沉,顯然是有意結納了。
王景弘精明得可怕,連他都不能解決的話,會是怎樣的難題?他若有所思地想著,將那杯茶一飲而盡,抬起頭來剛要將茶杯放回盤中,王景弘已迎上前來,雙手接過茶杯,又為他斟滿一杯茶,向他面前輕輕一推。
見他恭謹的態度,陳遠心中已有所決定,他想了一想,笑道:“王兄說得對,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算我刨根問底,知道了也只是徒增煩煩,不如不知道,相信哪天,王兄會告訴我的。”
王景弘向前挪了挪,微微傾身,聚精會神地道:“其實,我來找你,有些事情,我拿不定主意。”
“願聞其詳。”
王景弘把鄭和想要下西洋的事說了出來,包括給趙王遞帖子,讓他幫忙說話,但趙王忙得不可開交,不願應承,找了個侍郎上奏,大臣反對一片,朱棣也不置可否。
但越是這樣,就越堅定了王景弘下西洋,探索海外的的心。
陳遠詫異,不曾想,王景弘竟然是找他幫忙說項出主意來了。說句心裡話,陳遠是反對鄭和的下西洋的,名義上的通商,實際上是撒錢,鄭和下西洋,就是把中國貴重的絲綢、茶葉、瓷器送給那些國家,自己幾戶分文未取,耗費巨大,國庫幾戶被掏空。
因為這樣,百姓加重賦稅,明朝國力,因此,朱高熾父子花了十年的時間,才開始扭轉國庫虧空的情況。
陳遠道:“朝廷的下西洋,是為了“頒正朔”,廣加招徠,促使周圍各國“執圭捧帛而來朝,梯山航海而進貢”,製造一種“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況,以便提高自己的皇帝聲望。鄭大人下西洋,“恩賞”、“受貢”不少,卻無關開拓國際商貿。陛下本人並不主張發展海外貿易,鄭大人使團在海外進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只是附帶進行的。這種交換活動只是作為與西洋諸國發展友好關係的手段,所換回的大多是異域珍寶,供宮廷享用,它與贏利性的海外貿易是有本質區別的。”
“正因為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它採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當朝政府造成巨大負擔。”
王景弘聽著,有些失落,他也知道是這樣。不過,隨即他就釋然了,他是行事不計較手段的人,朝廷虧空,與他有什麼關係,徑直問:“你的意思是,你反對下西洋?”
陳遠搖搖頭:“非也。”
“哦?”王景弘眼睛一亮。
“咱們這個世界,是圓的,喏,就像一個球。”見王景弘一臉茫然的眼神,他道,“說來你也不信,不過,咱們這個世界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只有到處去看,去發現,才能更加進步。鄭大人下西洋期間倡導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處,共享太平,為國家之間的交往,確立了不成文的準則,也是為後世,留下寶貴的經驗和準備,禮尚往來,反對恃強凌弱,世界和平,這是一種趨勢,和平才能發展,戰爭只有破壞。”
“所以,你是支援下西洋的?”
“是。”
“有什麼辦法?”王景弘身子繼續前傾,眼睛裡充滿了渴望,“有什麼辦法能讓陛下和大臣們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