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好奇:“誰?”

“郭昆。”

朱高燧更加好奇,同時皺眉。

“王爺,說服太孫殿下,小民不能空手而去。目前太孫殿下擔心的,就是怕王爺您繼續用郭昆做文章。”

朱高燧皺眉就是這個原因,郭昆招供的理由還是站不住腳,他自己知道,這件事,老爺子罰了李時勉俸祿,貶謫了楊石,這個案件功不可沒。目的已經達到,所以他才想暗中處理了郭昆,讓朱瞻基繼續提心吊膽。

楊石被貶謫的事陳遠不知道,袁彬是知道的,他補充道:“如今李時勉俸祿,貶謫了楊石,王爺的目的已經達到,在錦衣衛詔獄郭昆都沒露出破綻,想必南京府更無法審出來,索性送與太孫,讓他欠個人情,說不定陳相公還真說服太孫替王爺說話。”

袁彬的話讓朱高燧茅塞頓開,再無顧忌,道:“好,準了。”

“老爺子今天去雞鳴寺了,我那大侄子肯定也在,你去雞鳴寺找他吧。”朱高燧一邊說一邊掏出令牌給陳遠。

朱高燧被本府修繕的事焦頭爛額,多少天睡不好,陳遠的建議,讓他急不可耐了。

“是,王爺。”陳遠拱手回答。

出了王府,袁彬道:“陳兄,我只能到此了,剩下的,交給陳兄了。”

陳遠感激道:“多謝袁兄幫忙,改日,我請客。”

袁彬先是一愣,隨即像看“鐵公雞”一樣,轉而大笑:“好,我一定到。”

陳遠來到雞鳴寺,上山的階梯已經重兵把守,不對外開放。他掏出令牌,衛兵檢驗了,才放他進去。

雞鳴寺位於雞鳴山東麓,歷史悠久,始於三國東吳。

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五二七年),寺建成,叫同泰寺,南梁武帝蕭衍當年捨身於同泰寺,並改年號為大通元年。寺就在皇宮宮後,北掖門外路西,寺南與臺城相隔,抵廣莫門內路西,宮開一後門,與寺之南門相對,名大通門,對寺之南門。寺中造大佛閣七層、寶塔九層、大殿六所、小殿十餘所,東西各有般若臺三層,築山構壠,亙在西北,柏殿在其中,東南有璇璣殿,殿外積石種樹為山,有蓋天儀,激水隨滴而轉。

明朝初年,朱元璋自著意整理佛教後,南京寺院大多遷往城外清靜處,唯雞鳴山上的普濟禪師廟仍屹立於城中,且賜日本貢品白玉佛觀音像供奉於寺中,住持別峰。

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七年),朱元璋敕建雞鳴寺,造浮圖五級。崇山侯李新奉命督工,重建寺院,盡拆故宇舊舍,加以拓展擴建。

遠遠的,悠揚的鐘聲傳來,陳遠心神一震,頓覺忘記了塵世的喧囂。

走進寺廟,跨過門檻,香菸繚繞,就見幾個小沙彌在打掃。

去哪裡找皇太孫,陳遠傻眼,進了大雄寶殿,巨大的釋迦牟尼像就映入眼簾,旁邊是栩栩如生的各路菩薩雕像,殿內抱大的柱子,上刻印“南無阿彌陀佛”。

大殿內空無一人,陳遠只好退出來,退出到外面,連掃地的沙彌也不見了,只好朝偏殿走。

陳遠走著,見一道別苑,上書“觀由所”,遂進去看看。

突然吃了一驚,只見苑內的石桌旁,端坐著一個老者,雙手放在腿上,緋色燕居常服,滿面愁容,似乎剛發過脾氣,他目光呆滯的望著眼前的常青樹。

陳遠心道,那不是那晚睡大街給自己衣服的老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