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一章 蹇義發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色很黑,天空陰沉沉的,雖然是早上,但幾乎透不過氣來。
外面颳起了大風,吹的樹枝亂擺,地上的灰塵亂飛,讓人睜不開眼睛。
金殿上文武百官佇列疏散、神情憤懣。
眼看上朝都小半個時辰了,內侍已三次入內宮促駕,可是上邊那張龍椅仍是空空如野。在朱棣前期,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但是到了最近,朱棣上朝越來越晚,大家都知道,這個皇上,真的已經到了晚年。
眾官員正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個小太監匆匆從側翼屏風後閃出來,拖著長音喊道:“皇上上殿,文武百官接駕!”
文武百官聞言連佇列也來不及整,匆匆跪倒見駕,有人偷偷抬頭一看,只見朱棣頭戴翼天冠、身穿團龍袍,一臉疲憊地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朱棣緩緩的在龍椅上坐下,揮揮手,說道:“諸位愛卿平身,有本早早奏來!”
楊士奇立即出班啟奏:“皇上,國家以民為本,唐太宗皇帝曰,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安南于謙送來了占城稻,如今是秋季,已經不適宜耕種,臣請皇上拿出章程,妥善安排為是!”。
朱棣抬起一隻眼皮看了看他,淡然道:“朕知道了,朕已經安排陳遠匯同戶部去處理了”。
劉觀是漢王的人,但是王導的哭訴,加上陳遠在漢王身邊影響太大,處於嫉妒,立即出班朗聲說道:“皇上,自古人君,偏聽則失,用人則謹慎,陳遠驕狂放縱,不能當此任!”
“陛下,臣有本奏——”王匯出列,一個勁的哭泣。
大臣們交頭接耳,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朱棣皺眉:“什麼事?”
“皇上,臣有個侄兒王賢,學通古今,品貌俱佳,被陳遠使了詭計,才輕浮孟浪,被陛下處罰,他終日反省,想報效國家,哪知道陳遠變本加厲,竟然當眾殺了我侄兒,臣請聖裁,為我家侄兒主持公道!”
什麼?陳遠居然殺了王賢?滿朝震驚。陳遠再是官員,也是村夫出身,王賢貴族出身,一個村夫怎麼敢殺貴族?
王賢痛哭流涕,朝堂上轟然一聲,猶如晴天一個霹靂,百官立時喧譁起來,陳遠才牽涉靖難逆臣後代,剛大家都求情,剛放出來將功贖罪,這倒好,第一件事,他就是殺了王家的人,可算是今年第一大案了,陳遠是不要命了麼,戴罪之身,還去殺人,他們如何不驚?
楊士奇和蹇義兩人人也是十分驚愕,互相以目示意,都是微微搖頭表示不知。
“皇上,推廣占城稻,造福百姓,臣無不支援,但是用陳遠,臣第一個反對,請陛下明察。”
王導一說完,蹇義便奏道:“皇上,這事有些蹊蹺,陳遠向來穩重,是不是有什麼誤會,請陛下派人查明真相,如果陳遠膽大妄為,罪不可赦!臣身為吏部尚書,又與他有師生之誼,臣有識人不明之罪,實是惶恐,請陛下降罪”。
朱棣一聽可是真的怒了,他啪地一拍御案,喝道:“其心可誅!立即將陳遠押進詔獄,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若察明屬實......”
他倏地想到陳遠,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想到自已對他信任有加,可是連他也接連欺騙自己恃寵而驕,為圖利益矇蔽自已,心中又是傷心又是憤怒,他咬了咬牙道:“若是他果然欺君犯上,驕狂放縱,斬!”
蹇義還待爭辯:“陛下——”
“蹇義,陳遠是你門生,你用人不嚴,舉人不當,該當何罪?”
蹇義傻了眼,囁嚅:“陛下,是臣糊塗,臣也沒有料到他會——”
朱棣餘怒未消:“來啊,講蹇義押入詔獄,一併審判——”
這下子楊士奇、黃淮等人也傻眼,第一反應就是求情:“陛下,宜之為官以來,夙興夜寐,殫精竭慮,與陳遠之事,並不知情,請陛下念其勞苦功高——”
朱棣怒拍案桌:“拿下,將楊士奇、黃淮兩人一併下獄。”
這,這,所有大臣面面相覷,連楊士奇、蹇義、黃淮都拿下了,眾所周知,他們是太子黨,朱棣這是要開始下手了啊。
夏元吉正要說話求情,最後還是忍住了,如果他也被下獄,那太子就真的沒有人能說話了。
朱棣怒道:“朕說過,君主代天應物,一旦坐了江山,就不只是臣們的君主,而是整個天下的君主,普天之下都是君主的子民,不能有所偏倚,臣子犯法,必須予以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