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七章 朝堂詭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放肆!”
“胡說八道!”
“臣兩袖清風,哪來的錢!”
陳遠的話音剛落,大臣們就炸開了鍋,剛才他懟大學士,還有人眼觀鼻,鼻觀心,不做表態。現在可不同了,大家義憤填膺,紛紛指責陳遠。
看著所謂的“中心耿耿”的大臣們,朱棣臉色很難看。蹇義暗歎,退之啊,鋒芒畢露,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朱高燧有些傻眼,陳遠開始不是跟他這樣說的啊。
陳遠的上策,朱棣有些心動。
“陛下,臣上個月老母去世,連棺材都買不起啊,臣愧對列祖列宗。”一個大臣在朝堂上大哭起來。
另一個見狀,也抹眼淚:“陛下,臣一家十六口,現在都是借糧吃飯了。”
還有一個在大庭廣眾撩起裡面的衣服,哭訴:“陛下,您看,臣的衣服都穿了五年了,尚沒錢換新的。”
我靠,陳遠大跌眼鏡,這些傢伙,肚子圓滾滾的,臉色紅潤,好意思說斷糧了?還有,老母去世,老兄,你應該回鄉丁憂吧。
明朝的俸祿是很低的,所以即使朱元璋用了很殘酷的辦法治貪,剝皮塞草,還是治不住那些人。因為不貪就活不下去,總也有人是不知足、不自主的。
朱棣沉眉望著朝堂上的大臣,道:“說說中策。”
“陛下,安南絕不可放棄。其他重要專案也不能停止,現在手上有錢的,只有商人。臣的中策就是,不如給商人一些優惠,只要他們捐錢,適當提高他們的地位,降低他們的稅收,軍費足夠!”
見皇上沒有采納陳遠的上策,大臣們鬆了口氣,又見陳遠說出重商的話,滿朝皆驚,劉觀道:“陛下,萬萬不可,自古以來,商人多狡詐之徒。如果放縱商人,則百姓不思耕種,都去偷奸耍滑,則大明危矣。”
劉觀又是第一個反駁,但是,這次,沒有得到幾個人的附和。大臣們都不是傻子,陳遠的上策是大臣捐獻,中策提高商人地位,對於他們來說,後者容易接受多了。如果再反駁,皇上生氣,大家都捐一千兩,哭都來不及。
“陛下,我們大明的商業,好像就一個裝了半瓶水的瓶子。”
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陳遠說的是什麼意思。
陳遠立刻道:“陛下,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最繁華的,只有更加繁華的,大唐璀璨文化,為什麼能夠臣服四海,咱們大明的光芒,為什麼世界都知道,就是因為交流,因為商業,如果大家都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溝通,雙方怎麼會認同,可能連語言都不通。請問,一方縣令如何治理治下互不往來的人。這就體現了商業的重要,是商人把物品從多餘的地方賣到了不足的地方,是他們把各地域緊密交流。因此,才形成了我統一的大明文化。現在,這個瓶子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遠遠沒有達到鼎盛,而且草民深信在吾皇的文治武功下,大明一定會比現在繁華千萬倍,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大臣們聽得目瞪口呆,第一次聽到這樣稀奇的理論。乍一聽,他們還反駁不了。
朱棣好大喜功,陳遠的話有很多的恭維成分,心裡高興,道:“少在這裡糊弄朕,照你的話說,商人不但對大明無過,還有功,朕還得賞他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