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這人大氣,無論是說話還是表情,給人的感覺與眾不同,老是淡淡的笑容,又好像什麼事情都不在意,可什麼事情多少都能懂點,專不專的我倆半斤八兩,估計也是個萬金油類。

你說蓮菜,他就能估摸個畝產出來;不似那些不懂裝懂的口氣,總是說說問問,他不明白就問我,我不明白就現編,哥倆笑眯眯的胡侃瞎侃。說的不對他也不在意,偶爾找我話裡個BUG出來兩人相視大笑,都比較開心。

人與人之間交流最怕有隔閡,身份、性格、年齡、閱歷、文化程度等等,這些都屬於阻礙交流的因素,不是說街上隨便找個人都能笑談言歡。得碰,運氣好了有那麼幾個說伴,運氣不好一輩子都找不到合適的人說話,不是說好朋友好夫妻就能有這種緣分的。

顯然李世覺得我倆有這種緣分,一幅斯文模樣卻健談,坐那說那,走什麼地方就能拉扯什麼話題,圍了荷塘看的時候談蓮菜、談蓮子,談荷葉荷花,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出產的各類價值,所謂雅俗共賞。

大大的蓄水池子就談魚,各種各樣魚的習性,生長週期,產量,飼養方式,甚至有關於各種烹飪技巧,這咱拿手,張口就來。釣魚愛好者嘛,連這些都不懂就是外行了。

“這麼說來養魚和養豬養羊一般的道理了?”李世顯然對水產養殖的話題很感興趣,雖然話裡話外透了棒槌氣息,可到底是工部官員?一說到民生大事或與此類有關的地方就來勁,總是請教我,這虛榮心啊,誰都有點是吧?

“其實和飲食習慣有關係,分地域。”可惜。手裡沒拿扇子,要不身形還能再瀟灑點。“北方人烹不了魚,沒辦法對付,總是覺得沒有豬啊牛啊的好吃,其實這是個誤區,魚做好了並不比那些差,說到營養上,更有利吸收。”

“營養?”李世笑了笑。他對我這些新說辭早就習慣了,“吸收?”

“打個比方,”我左右看了看,沒合適的比喻物件,“若說這人與人,除了身份、貧富上的差距外,從器官上……就是五官內臟四肢都是一樣的。就好比同樣地病會得在有錢人身上,也會得在窮人身上。用同樣的藥都能醫治。”

“哦,”李世點點頭,“孟子也說過這話,理通。照我說,活的時候各有各的模樣。死了卻都一個樣子。”

左右看了看,“李兄這話可不敢外面說,小弟就是個比喻。”

李世不在意的點點頭,笑道:“吃一樣的糧食。喝一樣的水,沒有說帝王家就不吃飯的。”

大逆不道,一般來說這話就有點過界了,李世總是愛說些大逆不道地話,我得慢慢習慣。“比方,小弟比方下。其實這帝王、群臣、百姓的飯食結構各不相同。”

“哦?”

“身份不同,工種不同,消耗也不盡相同。都說武將飯量大。其實小弟觀察過,就算玩命的操練,也沒有莊戶們的飯量大。”

李世不知道我打算說什麼,聽了我比喻想笑,“什麼道理?”

“飲食啊。粗茶淡飯沒花色,沒油水。家景好點吃個鍋盔而已。莊子上繳糧、麥收時候由王家出糧,莊戶們放開胃口吃的時候小弟就發現這個問題了,飯量大啊。斗笠大的鍋盔得吃一個半。程初的飯量也就半個而已。”

“那是,程德昭是什麼身份。他一頓飯裡又不是光啃了鍋盔,”李世笑了,搖頭道:“子豪這話可不能讓莊戶聽見了,人家掰了指頭和你算帳,一個半鍋盔才多少花銷,程初一頓飯多少花銷?還嫌人莊戶吃的多,呵呵……”

“不是這意思,您誤會了。”擺擺手,蹲下來找了個小石子在地上寫寫畫畫,“小弟是在說農副產品地重要性,若說糧食吃的再多不頂飽就是這意思,營養跟不上,肚裡沒油水,經不起餓。國家抓糧食產量是對的,但也要適宜的將農副產品作為一個重點專案來扶持。您是工部要員,想想就能明白,若一頓飯裡有幾塊肉,有倆雞蛋,有盤子蔬菜,誰還願意拼了老命把鍋盔當寶貝啃?”指了指遠處一行下地的莊戶,“王家莊子就是個例子,從前糧食豐收時候還抱怨王家收租過火,如今再沒有這麼多抱怨,同樣地年景上家家糧食有了盈餘;以前出來幫工都要糧食折算工錢,如今知道要錢要面料了。不是糧食增產的原因,是因為飯桌上農副產品多了,吃不了那麼多糧食。”

李世聽完仔細琢磨一會,搖搖頭,“是有關係,卻沒有子豪說的那麼誇張,受地域限制,若朝廷放開農副業的話,糧食勢必減產,遇見災荒顆粒無收地年景後果難以設想。”

“慢慢就好了,發展禽蛋業,水產養殖業還是必要的。隨了農學裡逐步將高產種子推廣開來,存糧穩步增長的同時,有了存糧的農戶會逐漸改變一些傳統飲食習慣。王家莊子就是個縮影,在不侵佔良田的情況下努力搞些副業讓莊戶受惠,”指了指荷塘盡頭的數百畝荒地,“一顆莊稼都收不了的荒地,如今不管是種植蓮菜還是養魚,效益比幾千畝良田都大。蓮菜前些年還是金貴東西,才兩年時間就成了家常菜;雞蛋前幾年大戶人家還得出門收,如今莊戶們下地身上還帶兩顆加餐;有了雞糞和蓮菜塘裡淤泥上地,莊稼比往年長的都旺。還有果園,前幾年還無法耕種地荒坡,如今果實累累,千十畝果園每年百十萬斤的產量小半個長安城都包住了,一文錢一斤的鮮棗如今三文錢稱十斤,十冬臘月莊戶都知道給黃米稀飯裡撒點大棗蓮子果乾啥的。這些都是營養,多一口吃就少一口糧食,小弟問過了,以前壯勞力一天二斤糧食才吃個勉強,現在三天四斤糧都不到。省下的雜糧喂個豬啊牛啊的,轉眼又變了油水,這也算是省糧食吧?”

“算,”李世無可奈何的拍拍手,“照你王家莊子來看是省了,可世上就你一個王子豪,若家家莊主都你這個本事……”說到這裡長嘆一聲,“這到省心了。官員省心,宰相省心,說不定連聖上都省心。”

“嘿嘿,那是,那是。”這誇我呢,我覺得李世就該當宰相,給劉仁軌那殺才換下來最好。李世人多好,一說就誇。老劉就噁心多了,放屁帶點聲響他都有話說,還沒一句人愛聽地。

“轉轉,看看。”李世來了興致,也不光是欣賞荷塘了。我領了他滿莊子亂逛,又是莊裡又是學堂,媳婦姑娘一個個收拾地乾淨利落,老人們有時間在樹下閒聊。娃娃們壯實地和牛犢一般。

隨手推個小戶家門就能進去,沒有上栓上鎖的習慣,家家院裡起個圈雞地柵欄,少則十多隻,多則幾十只,雞棚裡草垛上隨手就能摸出雞蛋;幾乎家家後院有養豬,豬圈裡乾乾淨淨,有點髒肥髒土就剷出來扔了泥炭圈好的肥料坑裡。院子裡都幾棵大果樹。窗臺上還曬了扁豆、果乾,盛糧食的大翁滿滿澄澄冒了尖頂……

“竟然還有這麼些個傢俱,”李世出來感嘆幾聲,“以前閒的時候也去過莊戶家,沒見過有王家莊子這麼講究地,連傢俱都置辦全活了。”

“這不希罕,咱莊子上有商號,農家裡該有的都有。置辦物件連莊子都不出。順當。”得意很,滿長安能在莊子裡開大商號的就王莊一家。周圍幾十裡想置辦貨物的全都得上這來。

“好是好,總是覺得少點什麼。”李世覺得有點不對,忽然又推了個莊戶門朝裡找,“就說不對呢,走了這麼多家竟然沒見家裡有大牲口的。”

“哦,小弟為了減輕莊戶負擔,專門起了牲口棚子,全莊的牲口都拉進去有專人飼養。統一管理,有專門的獸醫,比放了莊戶家好的多,每年添地新犢子也比以前多,農戶用起來也得勁。”

“怕是能想到的子豪都想到了。今看的全,呵呵……”李世拍了拍莊前的大門樓子朝遠處眺望,“好景緻啊,可惜就你王莊這一片上有,若這關內都這一片景象就把大事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