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2/2頁)
章節報錯
“便宜你了。不是籌錢嗎?航運籌劃的差不多,等你錢來呢。”蘭陵財迷地掏了個單據出來,“朝運河上就過去了,那邊等海風,打算三個月後跑第一趟。”
“恩,錢都預備好了,等你話呢。”我接過單據看了看。琳琅滿目的貨物,亂七八糟都有。“第一趟不要搞的這麼複雜。那邊的人是個什麼嗜好都不清楚,多了就亂,先考察市場需求,尋找利潤最高的商品。第一趟只帶絲綢、紙張,其他的就一個樣品足矣。內府有先天優勢,要和普通商人有個區分,最好以官方的名義和對方打交道。過去先不做生意。儘量尋求對方官府或大政治勢力幫助。辦個大型的展示會,一路走一路辦。讓番邦化外之民見識一下我天朝地繁榮,心嚮往之。”
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整理了下思路,“每到一處,摸清當地的地理形勢,盡最大能力將海圖地圖繪製周詳,不要小看這點,或許什麼時候就用得上。
各地人文風俗,政治背景一定紀錄詳細,有什麼盟友,什麼仇敵,國與國之間扮演什麼角色。雖然我國武力強盛,但對海外鞭長莫及,行商,賓主間難免發生摩擦,知道什麼時候藉助什麼勢力擴大市場份額很重要,是行商的根本。
還有就是宗教和人口,宗教特色和人口數量讓我們知道他們有什麼喜好和潛在的使用者數量;民俗、宗教不同,同一商品在各地的價值就各不相同,摸清這一點,竭力去迎合它,才能讓自己地商隊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產量和人口比例也是關鍵,這是個消費能力問題,能普遍反映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要忽略當地地土特產和一些特殊手工藝,在和他們換取有商業價值的物品時儘量留意其工藝流程,有機會帶回一兩個工匠最好,手段嘛,因地制宜,不限制,不需要道德約束,以達到目的為目的。
軍隊,各國有各國的武裝力量,軍隊的精良與否能真正反應一個國家的實力,武器裝備、兵力分佈……”
“停!”蘭陵正聽的津津有味,忽然將我打斷,“我們是行商地,跑去打探人家兵力分佈是不是過分了,一旦出紕漏,我們又打了官方的名義,不是給我朝顏面抹黑。”
“對,嘿嘿,職業習慣,別在意,這條不算。”很奇怪啊,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想法,莫名其妙就說出來了,難道我真是萬里挑一的軍事奇才?平時挺心平氣和個人,怎麼一說到外國就想露點王霸之氣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幾句話而已,可海上跑幾十年未必能全部達成。哦,對了,不要忘記給農學順便收集些種苗,遇見海商同行要和人家多交流,尤其是船隻上的差異和航海技術,努力學習人家的優點,不要認為咱是天朝上國就看不起番邦小民。”
“沒的事,我朝從來都是取他之長,補己之短。人家的長處當然要學。”蘭陵將我原話回憶一遍,詳盡地抄寫下來,“很煩瑣呢,要把這麼些都弄詳細怕好幾年都回不來。”
“摸索嘛,一次次來,又沒說去一趟就非地全融會貫通。我說地也不一定都對,不能拿來當了教條,要因地制宜。”航海地經驗有。從泉州購買紡織品、瓷器拉到雅加達出售就能賺一大筆;很無奈,大航海遊戲裡的東西和唐朝無關,我還沒有失去理智。“還有,路上見奇形怪狀的人順手搞倆回來玩。”
“去!”蘭陵肩膀撞我一下。看著手裡的條文,若有所思的喃喃道:“是這個道理……”
“說啥,聽不清楚。”
“知道了,”蘭陵仰臉嘆口氣,“和崔家的生意很像呢。不寫到紙上還思量不出來。這才一目瞭然了。崔家做生意就是按了這些門道,其中很多地方簡直一模一樣。怪不得同樣的東西拿了崔家就賣地無往不利,可內府就時好時壞,最後不得不讓崔家在其中分一杯羹。”說著搬了我臉上下看了幾遍,“模樣沒人家崔彰漂亮。可心思不比崔彰差。他百年的家族結成的根基,你才雙十的年歲竟能看清其中門道,若不知你的底細,還真以為跑過海商呢。”
“跑屁海商。連海帶都見不著。回來帶點幹海鮮,海參啥的。”和蘭陵講這些白費唇舌,這年頭人參都沒紅起來,海參更別提了。“農學裡要不要跟幾個人一起過去?”
“不,”蘭陵折了個方勝放入袖籠,“農學裡都是全國篩選出難得的人才。海路兇險,在沒有找到萬無一失的航船路線之前,我不會拿他們去冒險。”
“那你找吧。等找到了給我孫子說一聲,好叫我九泉下瞑目。”萬無一失,鐵傢伙裡還有個姓泰地反面教材,這年代,我就坐曲江的畫舫都不踏實。“總有想去的人吧,開開眼界比悶了頭熬學問強太多了,去一百個回來十個都是收穫。學問人一抓一把,可不受點磨礪就屁用不頂。”
“你怎麼不去?”蘭陵鄙視的看了過來。“你又是學問又是見識的。去啊,去一次可是能成精了。”
“啥話。”搖頭晃腦鄙視回去,“我去了誰幫你禍害吐蕃?沒點良心。人啊,別人地命總比自己的輕。我看命看的重,說不定有人不在乎呢,不信你貼個榜文找找,多了去了。”
“哦……”蘭陵思量片刻,“找可以,怎麼樣的才算合適呢?”
“考試唄,弄地場面大點,考核上崗。需要什麼方面的人才就考那方面的學問,隨你挑了。還有翻譯,差點忘了,沒翻譯也得找些有語言天賦的人,要不過去就抓瞎。與其讓這些文化人在國內糟踐糧食,還不如放到海上磨練一陣有點用處。”我恨不得比我識字多的都拉到海外去,“最好給劉仁軌也拉走,見不得他!”
“瞎說。”蘭陵輕笑著推我一把。“往後不許擠兌劉仁軌。”
穎事前說的大方,一到拿錢時候就起了猶豫,“五千貫呢,說是船了貨了,可停在千里之外又看不見……”
“呵呵,你就是個錢罐子。”揪了穎下巴捏幾下,擠擠眼睛,笑道:“就當賠了,內府上拿了咱家的血汗錢跑去賠個精光,多好?”
“好?”穎扭頭看我,忽爾笑顏綻放,“好!”
這才是聰明婆娘,道理都不用解釋,一點就通。內府不能明打明出海航商,安撫四夷,恩澤海內才讓人聽了舒服,王家一筆錢砸過去,愛國嘛,王家人就是這麼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在意別人對我的敗家行為橫加指責。
大場面,大投資。海路遙遠,危機四伏,九死一生,話先說到前面,來可以,死活就難保了,還得有才學,光榮了有安家費,活著回來肯定能落個榮華富貴。不怕死地人多,富貴險中求,尤其對家裡有無數哥哥,分不到家產卻受過良好教育年輕人來說,絕對是個好機會。
兩三天裡就大批人踴躍報名,絕大多數是京城裡殷實人家子弟,還有些從外邦流落到長安的胡人號稱自己精通各種外語,有這麼多選手那就可以儘量嚴格的篩選了,身體、學識、甚至長相,畢竟也屬於外交範疇,模樣太坎坷有損國威。
“怎麼不考慮家世?”
“什麼意思?”蘭陵拿著名單細細篩選,“這可都是家世清白之人。”
“這麼多可選拔的物件,家世清白就籠統了,我意思是指非‘三代紅’不可。”
“三代紅?什麼玩意?”
“就是祖上兩代都貧農……不,是祖上兩代都是跟隨了開國打江山的勇烈世家,加上自己一心為國,剛好三代,都紅。”
蘭陵照我的說法翻查一遍,轉頭望向我,無奈道:“那就你了,這麼多人裡就你是三代紅,去不?”
“不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