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馬甲與電影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道是是哪些已經退休的科幻大師,覺得對現在科幻界不滿,從而重新操刀?
還是說有外國的科幻作家,專門寫了日本版本來參加獎項?
立沢由利子想到這,又把目光對向了稿件的第一頁,也就是投稿人的一欄
在這上面,寫著Akihara一行字。
Akihara?
立沢由利子默默地念了兩句,聯想到了這個名字的日語翻譯,也就是“秋原”。
難不成,是推理作家秋原悠人要進軍科幻界?
立沢由利子不禁想到了這個可能。
但她很快搖搖頭,覺得自己想太多了。
秋原悠人,作為當今霓虹推理界最暢銷的作家,已經獲得代表霓虹推理最高獎項的植村賞。
而推理現在的地位,可比式微的科幻好的太多了。
所以她想不到秋原悠人有任何進軍科幻界的理由。
除此之外,對方作為一名推理家,即便真來了興趣想寫什麼科幻,估計也就是寫寫軟科幻一類的作品吧,而且充其量只是個新人。
像《日本沉沒》這樣嚴謹合理的作品,根本不可能是新人寫的出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哪位前輩或者說同行的作品呢?
她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最後實在是想不出來,於是決定放棄。
畢竟在她看來,對方只要來現場拿獎,自己肯定會見到對方真人的。
……
在立沢由利子驚歎的時候,秋原悠人卻在一間居酒屋的小包間裡,一邊喝著燒酒,一邊等待著一個人。
而他今天等的人,是內海拓人。
在《殺人回憶》爆紅後,這位兼職獨立投資人的導演,也憑藉著這個機會獲得了不少機會。
不但有很多電影公司邀請他拍片,甚至還有投資人願意投資讓他拍攝新的電影。
用句簡單地話來講,他現在已經成了電影圈的紅人。
而秋原悠人今天找他,卻是關於《日本沉沒》這部作品電影化的事項。
比起科幻俱樂部的那個獎對作品銷量的推動作用,他認為電影化會更加有效有點。
畢竟前者最多隻是能在封面或者腰封上美言兩句,後者卻可以幫助作品被更多的人群所看到。
一旦形成了社會熱點,勢必就會迎來大賣!
就像前世,《日本沉沒》的電影在上映後,迅速引起了民間熱議,並印刷了上百個版次。
簡直可以說,創造出了一個出版業的“奇蹟”。
在這之後,霓虹科幻更是沒有任何科幻作品能與之抗衡,直到《三體》登入日本,才能堪堪為之一戰。
“秋原老師,您今天找我來是什麼事?”
10分鐘後,內海拓人行色匆匆地趕了過來,事實上,他剛從京都的一個劇組趕過來,所以才慢了不少。
秋原悠人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內海桑,我想請你拍一部關於日本沉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