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電影化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內海拓人正拿起筷子,準備夾個小菜吃兩口。
結果聽到這個提議,差點嚇得筷子都掉了下來。
他回過神,定了下心神,不確定地問道,“秋原老師,您能再說一遍嗎?”
“我想請你拍一部電影,是關於日本沉沒的。”
秋原悠人從善如流,再次一字一句地說了出來。
“您沒開玩笑把。”
“我沒有和你開玩笑的理由。”
聽到這番話,內海拓人只能僵硬地點了點頭,然後心裡開始盤算了起來。
過了一小兒後,他才像是意識到了什麼,立刻說道:“您寫了一部關於日本沉沒的嗎?”
不過問這話的時候,他其實心裡也非常不確信。
因為在他記憶裡,秋原悠人是一名推理家,最多偶爾寫過兩本傳統。
而日本沉沒這個話題,聽起來就是科幻這一型別的。
但很快,秋原悠人證實了他的猜想。
“是的,我寫了一部關於日本沉沒的,”秋原悠人回答道。
他看了看臉上還有些迷茫的內海拓人,便解釋了起來。
在花了30多分鐘左右的時候後,他才講完了《日本沉沒》電影版的主線劇情。
在秋原悠人看來,這部的電影劇情模式其實沒有什麼好多說的。
與那些好萊塢災難大片類似,都是科學家發現災難然後預警政府,然後政府和國民的不同反應而已。
雖然劇情簡單,但架不住這個噱頭大啊!
像前世的《日本沉沒》的第一個版本和第二個版本,豆瓣評分統統都只有6.5分上下,國外評分也不高。
可想而知拍出來的情況怎麼樣。
不過依靠日本沉沒這個噱頭,這部電影依舊在電影市場橫行霸道,甚至掙錢掙得個盆滿缽滿。
其實秋原悠人也理解,日本民眾對於這部電影的熱衷,與他們所面臨的現實環境脫離不了關係。
日本本土處在太平洋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處,是地震高發帶,因此地震頻發。
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佔到了全世界地震總數的10%。
除了地震外,日本境內共有大大小小活火山83座,佔世界活火山總數的十分之一。
可以說,只要板塊交界處的活動猛烈一點,整個日本都會面臨“災難”。
這樣的環境,也使得日本人內心有一種極其強烈的“危機感”,畢竟在天災之下,已經有太多人死去的先例了。
所以當時《日本沉沒》剛上映,就迅速獲得了日本歷史票房的總冠軍,直到多年後才被人打破。
因而在秋原悠人看來,這種電影只要拍出來,就基本沒有虧本的可能性。
甚至說,如果票房不能達到年內第一,都可以算的上是失敗了。
他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內海桑,你聽完了就給個意見吧。”
內海拓人沉默了一會兒後,才說道:“秋原老師,這是一部註定會在歷史留名的電影啊,但是……”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