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序言”的推薦(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完這部作品後,吉川雄一郎發現裡面充斥著各種生活壓力與對人生的不滿,而且裡面對於殘疾子嗣的悲哀和痛苦,更是寫的入木三分。
但秋原悠人現在的地位和身家,再怎麼也應該接觸不到這些。
所以他私下懷疑,秋原悠人是不是有了私生子,並且那個私生子還患上了極其嚴重的殘疾等問題。
秋原愣了愣,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過他想了想,很快就聯絡了大江健三郎的個人背景。
大江健三郎在創作這部前,23歲就拿到了芥川獎,破了當時芥川獎獲獎人的最小年齡記錄,可謂是春風得意。
但到了他27歲的時候,他的長子大江光出世,嬰兒的頭蓋骨先天異常,腦組織外溢。
手術以後,無法扭轉他大腦發育遲緩的頹勢,他的兒子成了世俗意義上的“智障患者”。
所以他在廣島之行後,把自己看到戰爭畸形兒的想法,與個人的悲苦相融合,寫入到了這部作品裡面去。
所以他的這本《個人的體驗》,可以寫出了他自己內心深處的黑暗——拋棄孩子,逃避到另一個世界去。
不過這個理由明顯不適合自己,秋原悠人猶豫了一下,編造了一個理由。
“並非如此,我只是去了一趟廣島的和平紀念館,看到了那些因輻射原因產生的畸形孩子的介紹,所以有感而發寫了這部作品。”
大江健三郎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問道:“你對於戰爭是什麼看法呢?”
“應該反思和坦誠自己的錯誤,”秋原悠人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個時代與前世相同,霓虹文壇還是左翼作家佔據了主流地位,在輿論界和政界,左翼的影響力卻越來越低,右翼開始抬頭。
甚至到了後面的文壇,反戰敗主義一度取代了反戰主義,出現了大量認為原子彈不應該投放出現的,或者只反應原子彈受害人痛苦的作品。
這些作品甚至藉著“反戰”的名義,出現在了世界各國(包括華夏),讓其他國家的讀者對霓虹產生了同情。
對於自身的“原罪”情況,卻是完完全全一筆代過了。
吉川雄一郎點點頭,接受了這一說法。
然後他吩咐別人取來一疊稿紙,遞交給了秋原悠人:“這是我的為這部作品寫的序言”。
秋原悠人沒想到會被寫“序言”,接過後開始看了起來。
所謂的序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
但“代序”的意義,往往也表示了這名作家對這部作品的推薦。
秋原悠人很快看完了全部,發現這篇序言裡面對於《個人的體驗》這部作品高度評價,認為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秋原悠人看完後,表示了感謝:“非常感謝您。”
據他所知,吉川雄一郎已經多年沒有給他人寫過序了,估計到時發行的時候,業內又有不少人會為止驚訝了。
再推動一下,自己或許可以在傳統文學作品上再創造一個銷售的新成績。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自己欣喜的時候。
景繁社卻針對秋原悠人作品銷量問題,開始了一場嚴肅的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