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烏合之眾(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就意味著即便是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隨機選取進入司法程式,並對庭審的結果做出影響。
秋原悠人立刻意識到了這背後的含義——那就是對方只要在報紙上說自己是“精神病”,並能夠出具精神病證明或者自殘的痕跡,就很有可能被民眾相信。
如果有相信的民眾被抽為“陪審員”,那就會在判決的時候,做出有利於大貫正和的判決。
照這樣的話,對方很有可能獲得緩刑或者減刑。
不過這樣的話,自己應該怎麼做呢?
渡部拓己抬了抬金絲眼睛,然後看向秋原悠人,“秋原桑,我希望您能更改你的訴訟請求,您能聽一下嗎?”
見秋原悠人點頭,他便講了起來。
秋原悠人一邊聽著,一邊露出了詫異的眼神。
因為這位渡部律師講了自己之前一個考慮過但後來又放棄的想法。
不過這樣的話,自己或許可以這麼操作一番。
估計大貫正和本人,應該不會拒絕來自社會上“好心人”的援助吧!
……
在這個世界的霓虹,《朝日新聞》的銷量排在所有的報紙的第二位,發行量在662萬份,覆蓋範圍包括了整個霓虹列島。
它的頭版頭條,更是會讓所有讀者第一時間看到。
因此在這篇文章釋出後,社會上的不少民眾開始自發議論了起來。
這個年代經濟不景氣,太多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大貫正和本人出於無奈才接受“代筆”的行為,讓不少人感受身受產生了同情。
而他因為父母苛刻行為而產生精神問題,並在作品裡流露出“殺意”的解釋,也成功獲得了不少人的諒解。
有人在看了他那張“憔悴”的照片後,主動寫信給報社,希望能給大貫正和更多正面的報道。
不僅如此,甚至有人在網上發表帖子,認為秋原悠人既然沒受什麼傷,那麼作為“強者”的他,應該體諒一下大貫正和的難處並撤訴。
在看到這個帖子後,秋原悠人直接無語了。
他不由地想起了前世一本叫做《烏合之眾》的書。
根據這本書的解釋,人群可以很輕易地受到幾條新聞的煽動併產生不合理的群體性行為,沒想到自己這回是真的見到了。
就因為大貫正和在報紙上賣了一下“可憐”,就有很多人把自己代入其中,並試圖向自己這個受害者施壓。
簡直可以說是可笑!
不過因為自己和渡部拓己的計劃,這一次他選擇了靜觀其變,並避開了所有的訪談和採訪。
這讓輿論的立場,越來越傾向於大貫正和是有“精神病”才這麼做的這一說法。
……
4月29日,東京拘置所。
大貫正和躺在地板上,看著窗外的天空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