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基準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從地球、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甚至是遙遠的木星和土星運來的海量建設零部件先後送達各個建設兵團。
近3000艘太空戰艦和太空飛船承擔了運輸任務,把在太陽系各地的紅星公司工廠中製造出來的加速管道建設零部件運送到工程現場。
金星內側的太陽系內部空域化成了繁忙的大工地,在所有人類的見證下,史無前例的龐大工程進入了最繁忙的階段。
在史漢興和徐九文領導下的聯邦宣傳部門的引導下,絕大部分聯邦民眾都清楚了這項工程會為人類帶來的好處。
關心工程進展成了大部分聯邦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重大進展都會帶來人類社會的歡慶。
大量在建設工程中湧現出來的優秀工程技術人員和軍人成為了新的明星,受到無數聯邦青年的追捧。
在聯邦軍民的關注下,強子對撞機的加速通道以一千個分控基站為中心,一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地向兩側延伸。
葉文欣、楊希、林偉、鍾心等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更是乘坐空天飛機在各個工程點監督工程實施質量,解決出現的技術問題。
保羅、蒙野和鍾一把整個工程分成三段,各自負責一段的指揮協調工作。
孫林、鄧金海、李少傑、陳一龍等人則在太陽系各地協調建設材料的組織運輸工作。
久經戰爭考驗的聯邦軍指揮系統在工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果在戰爭之前進行幾千萬人參與的工程,鍾成無法想象怎麼完成指揮協調工作。
再加上從戰火中下來的聯邦軍人以及經歷戰時生產的紅星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具有的高度組織紀律性,吃苦耐累的精神,都是和平年代的建設者所無法比擬的。
鍾成設計的建設方案, 就算有紅星公司的工業實力和崑崙研究院的先進技術,沒有這樣一支建設大軍來負責實施, 要想把設計圖紙變成現實,也是遙遙無期,沒有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難以完成。
……
2051年6月5日。
鍾成和葉文欣親自趕到了伏羲工程第205和第206工區的分段處空域。
在虛空中兩根五米直徑的加速管道之間只剩下最後一米間隙了,數百名身穿工程機甲或戰術機甲的工程實施人員正圍在這裡。
這是鍾一負責的工段,具體是由應宗亮指揮的火星三十三軍團負責的工區,他們第一個將兩個工區的加速管道修建到了合攏階段。
這也是檢驗各建設兵團建設任務完成質量的關鍵一環!
兩段各自從分控基站中延伸出來25萬公里的加速管道要實現對接合攏,誤差要在1微米以內,對所有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聯邦軍人都是一個考驗。
如果超出了誤差允許的精度,就必須對整段幾十萬公里的加速管道進行返工調整。
調整的時間可能是幾天也可能是幾個月,畢竟加速管道的中心線並不是一根實線,是透過管壁來確定,在太空環境測繪如此長的管道費時又費力。
這樣一來,不僅要丟掉第一的榮譽,還要承擔延誤工期的責任,
而且來執行檢查的是鍾成和葉文欣。
鍾一和應宗亮等指揮人員雖然都是沙場“老將”了,但仍然不免捏了一把冷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