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路遙知馬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1月29日。
新聞的主角華夏航空服務公司總經理路遙就帶著幾名副總和助手來到了北山。
在紅星重工集團的總部大樓一層貴賓接待中心,以鍾成為代表的高層領導與他們進行了會談。
同時參會的還有北山市交通管理方面的負責人員。
路遙是一名四十剛出頭的北方中年漢子,高大俊朗、精明能幹,本身就是副部級官員。
國家把他調到新成立的華夏航空服務公司也是委以重任了,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
涉及到大量的組織機構、企事業單位、人員的合併裁撤,同時也涉及到大量的財產處理,存在巨大的利益衝突。
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
當然,這些東西都和紅星重工集團沒有關係,紅星重工集團只需要提供飛機和技術支援就行了。
路遙一行人來北山的目的就是和紅星重工集團商談技術問題和飛機交付的時間表。
路遙同樣對鍾成的年輕感到驚訝,他風聞過鍾成的一些事蹟,但還是第一次見到本人。
鍾成也沒有什麼拘謹,雙方一番簡單的寒暄後他開門見山,直接就開始介紹民航飛機專案的規劃方案。
他雖然對路遙為他背了黑鍋感到有一點內疚,但一碼事歸一碼事,該爭的還是要爭!
路遙是有備而來的,他應該之前就對航空公交系統設計方案做過深入研究,省了鍾成不少口舌。
雙方爭議較大的就是紅星公司決定先貨運後客運的實施計劃。
鍾成以無可反駁的理由說服了路遙一行人,紅星公司自己的運輸都保障不了,怎麼保證完成後續工程。
這個前提條件確定後,其他就好談了。
路遙不得不放棄了首先在四個特大型城市進行試點的打算,接受了鍾成的意見。
首先在北山市實施建設或改造相關貨運飛機執行的配套設施。
但航空運輸不是北山市搞好了就可以,紅星公司主要貨運目的地的相關配套設施也要同時進行。
航空管制中心和航空線路的規劃也要進行。
這些工作如果不是由國家牽頭來實施,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雙方時間都很緊張,除了必要的吃飯和睡覺的時間,每天商談在18小時以上。
就這樣談了三天,才把所有細節敲定。
紅星公司2月中旬啟動補天工程,明年5月前交付第一批貨運飛機及專用貨櫃,6月實現北山與國內4個一線城市的貨運交通,年底擴充套件到20個一線城市。
紅星公司明年8月前交付第一批客運飛機,……。
十年內實現華夏所有客運和貨運交通方式的切換。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相比於路遙他們負責的工作,鍾成感覺他們只製造飛機有點太簡單了。
雖然補天工程還可以更快完成,但路遙的工作進度確實跟不上,鍾成只得做出讓步。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把力量集中到年中開工的機器人制造工程上去。
經過幾天的接觸,鍾成與路遙惺惺相惜,對對方在各自領域的成就和專業都很佩服。
鍾成對路遙面對的壓力很擔心,但路遙表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他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送走路遙一行人後,已經是2月2日,還有一天就要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