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凌晨2點過了,其他人已經在鍾成勸說下,去14層休閒區休息了。

伏羲一號的機房裡只剩下鍾成還有楊希、羅娜,這兩個人是專門搞離子發動機的,他們是主力,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機房。

這時真空室內試驗條件已經提升到了270萬攝氏度和2700公里/秒的程度。

溫度還不算太“高”,但速度已經快達到了0.01倍光速,高能加速通道的長度已經達到了256米。

再這樣增漲下去,他們造出來的核聚變反應堆怕有幾公里的長度,那他們就是真得在造強子對撞機了。

鍾成頭痛不已,現在提升溫度對整個裝置的要求提升在呈幾何級數增長。

那就意味著核聚變電站的造價在呈幾何級數增長,如果達到了超托克馬克裝置那種天價,他的核聚變電站實用性也就越來越低。

花幾百億來造一個100萬千瓦的核聚變電站,這造價遠高於水力發電,有意義嗎?

也許有,但也不大了。

“啊!”

就在這時,鍾成聽到一聲尖叫,他轉頭一看。

只見羅娜激動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猝不及防地親了楊希一口。

她興奮地叫道:“楊希、組長,有聚變反應發生了!”

“什麼?!”

鍾成和楊希瞬間就忘記了羅娜剛才的舉動,二人一起把頭伸到羅娜的操作螢幕前,檢視剛才的試驗資料。

透過檢索,二人很快就在系統資料庫中找到了一條讓人激動的記錄。

剛才的試驗中在真空室內有一個氘離子和一個氚離子相互撞擊,發生了原子核相互聚合作用,生成了新的質量更重的一個氦離子。

同時在這個碰撞過程中,一箇中子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這個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

系統記錄了在那一瞬間有上億度的區域性高溫出現。

“我們成功了!”

鍾成和楊希再三確定之後,也激動地站起來,來了個有力的熊抱。

真不容易啊!

這時,鍾成正想誇獎羅娜幾句,卻發現羅娜紅著臉站在一旁,楊希反應過來,也鬧了個滿臉通紅。

鍾成高興地說道:“楊希,你還愣著幹什麼,親回來啊!”

楊希和羅娜:“啊!”

…..

有了這個發現,鍾成也不準備休息了,他現在的心情也無法休息。

三人各操作一個終端,對270萬攝氏度和2700公里/秒的實驗條件進一步測試,找出最合適的點。

有了這個起點,試驗就順利多了!

透過不斷的測驗,在凌晨6點的時候,真空室內的氘、氚離子已經有1%發生了聚變反應。

透過系統測算,能量輸入與輸出的比值即能量增益因子—q值已經超過了“1”這個臨界值。

可控核聚變模擬成功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