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秋水長天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問心不問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柴嫣堅執與聶遠一同留下幾日,柴榮奈何她不得,只能應允,聶遠情知勸不了她,也不多說。柴榮又將諸多事宜吩咐一番,和師父籌備起南下之事。
御風堂總堂設在南平國江陵城外山莊,所謂“千里江陵一日還”,御風堂依託長江之利可輕鬆來往於長江下游諸城。漢地九州的荊州之地又最是四通八達之處,御風堂南倚長江北可入中原,建堂在此可謂佔據天時地利。
柴榮想到自己要去御風堂,心中也摻雜了半分擔憂、半分期盼。
卻說這日一早,頡跌博等人來向章驊辭別。這倒也在章驊意料之中,章驊挽留一番,又要設宴餞別,都被頡跌博推辭回去。
臨別之時,章驊帶葉、萬師兄妹將頡跌博四人送到絕劍門外,章驊又對眾人道:“鬼谷前輩此行洛陽,是敝門蓬蓽生輝。只是章某招待不周,一路上還生了許多意外,令章某深感不安……”
柴榮應道:“章掌門說的哪裡話?柴某此行洛陽,親眼見到了武林劍宗絕劍門之盛景,果然名不虛傳!柴某深覺不虛此行,大有裨益。”
章驊答道:“柴公子,你劍術天分非比尋常,待到大成之日定能名動江湖。至於那園林怪事,連章某也所知不詳,柴公子不必記在心裡憂煩了。”
章驊愈是不讓柴榮記在心裡,他便愈發覺得事情不簡單,當下拱手道:“章掌門於柴某有知遇之恩,柴某銘記在心,感激不盡。”
章驊點了點頭,正要作別,這時萬紫茵突然上前拱手道:“柴少俠,多謝你那日救命之恩,我和師哥會一直記在心裡。”
葉長亭也由衷道:“柴少俠胸懷寬大,葉某欽佩不已,還望柴少俠此去珍重。葉某和師妹還在洛陽,但凡有柳姑娘一點訊息,定會快馬加鞭告於公子。”
柴榮朝兩人拱手道:“如此便多謝二位了。”說罷他又對章驊三人一齊道:“戰事將至,眾位千萬保重。”
幾人紛紛應下,又再寒暄一番,頡跌博四人各自上馬朝洛陽城定鼎門而去。到得門前,聶遠和柴嫣分別勒住自己騎著的小紅小紫,柴榮再三叮囑詢問於二人,頡跌博卻只是微微發笑,在旁沉默不語地看著。
柴嫣不久便聽得煩了,她摸摸小紫馬頭,又對柴榮道:“你不要再囉嗦了,小紅小紫都是通人性的,若是碰上麻煩,打不過我們就走為上策,誰也別想傷了我們。”
柴榮無奈地搖了搖頭,神情嚴肅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再說你們若是碰上了輕功高手該當如何?”
柴嫣不悅道:“我就不信這個邪,不管是輕功再好的決定高手,我不信他的耐力也比得過這兩匹寶馬。”
聶遠也笑道:“阿嫣所說倒不無道理。其實你也不必如此擔心,阿嫣的武功雖然不高,但應付些小麻煩也是足夠了。總不能什麼麻煩都想著以武功解決,這世上不會武功的人本就是多數。”
柴榮只得勉強道:“話雖如此,武功高些,總是多一分心安。”說罷他回身看了一眼守衛森嚴的洛陽定鼎門,此時的駐守兵士雖不是主力精兵,但也盤查甚嚴。
柴榮思索一番,在身上摸出李筠借與他的親軍從馬直軍牌,對聶遠和柴嫣道:“若京洛情況有變,城中尚有五行派弟子策應。只是我還在想,我出城後如何設法將這面軍牌給你們?這面軍牌在手,你們到時離開就方便得多。”
聶遠搖搖頭道:“若是過幾日當真換了天,這軍牌讓我拿著也是無用,你就不必給我了。你這一路南下還需過幾處唐軍關卡,你還有用著之處。到時候我和阿嫣自會擇機脫身,你不必心中掛懷。”
柴榮嘖嘖嘆口氣道:“你們讓我怎能不心中掛懷?師哥,你為我如此涉險,讓我如何過意的去?”
聶遠輕輕一笑道:“我又不是替你做事,只是我認定該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完不可。”
“哪怕面對的是千軍萬馬,也一定要做到。就如那時,你救下本來素不相識的哥哥和我一樣。”柴嫣說道。
柴榮心中當下感懷萬分,但他卻不知該如何與他那寡言少語的師兄表達,而聶遠也向來不會將心中喜怒說與他人。兩人沉默半晌,柴榮最終拱手告別道:“師兄千萬珍重,我與師父先去了。”
聶遠應道:“你和師父且在江陵稍候幾日,我和阿嫣這兩天事情一了,馬上便過去會合,到時江陵再會。”
告過辭後,柴榮和頡跌博勒轉馬頭,在城門口亮出軍牌出城而去。一路上聶遠和柴嫣的身影縈繞在他心頭,頡跌博見他心事重重,笑問他道:“還在想你師哥和妹妹?”
柴榮點了點頭,自己糾結半晌,又不禁問頡跌博道:“師父你一如師兄的父親一般,可否告知徒兒,師兄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頡跌博眺望遠方,撫須嘆道:“遠兒心思與常人多有不同,可要說他秉性複雜,其實也並不準確。一言以蔽之,遠兒大概是一個從不會辜負別人的人吧,他生來就是問心不問路。”
柴榮生在亂世,也見了亂世下的浮世百態,可他還從沒見過師兄這樣的人。他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是一個問路不問心的地方。
聶遠處在這世間,彷彿就是行走在他自己獨一無二的江湖。無論這世間如何,他心中自有一個執劍的少年,走在他那問心不問路的江湖裡……
*** *** ***
送走頡跌博與柴榮,沒了年長自己幾十歲的長輩,又沒了常常在耳邊囉嗦的兄長,柴嫣霎時感到渾身都輕快了許多。她興高采烈地問聶遠道:“接下來我們去哪兒?去找那個姓耶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