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三國演義對於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祁元在釋出《三國》的時候,也加入了一些《三國演義》的內容。

比如桃園結義,比如關羽放走了曹操。

這些都是前世正史裡沒有的。

但是祁元加進了這個世界的《三國》裡。

這些,是他想要夾帶的私貨。

但是《三國演義》裡面,強烈的尊劉貶曹的內容,祁元就沒有寫進《三國》的正文裡面了。

比如三國演義裡面,曹操那句著名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祁元自然是沒有寫出來的。

而是寫的《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中的那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前一句,可以看出曹操的極端自負,而後一句,則是可以看出他的後悔。

兩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祁元選擇了使用小號“羅貫中”把三國演義發出來,因為前世這本書的影響太大了。

可以這麼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瞭解三國這段歷史,剛開始,都是透過的《三國演義》。

在大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玩的很多遊戲,也是和三國有關的。

而漸漸地開始長大了之後,知道了一些所謂的《三國演義》裡的很多東西都是虛構的,《三國志》才是真正的歷史的人,就開始裝逼了。

什麼趙雲七進七出,都是假的!

什麼貂蟬,都是假的!

什麼桃園三結義,不過就是劉備三兄弟關係好罷了,根本沒有這件事情!

劉備偽君子罷了。

諸葛亮不過如此,郭嘉不死,他算什麼?諸葛多智而近妖,假的要死!

前世可以看見的,就是很多人開始拿《三國志》裝逼,將《三國演義》貶低得一文不值。

但其實,很多這樣的人,連《三國志》先主傳都沒有看過。

在網上撿了幾句話,就開始大放厥詞。

更不用說什麼《太平御覽》、《華陽國志》等專業的學術著作了。

看完了這些書的人,都會想起陸游的那句詩,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但是。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非常優秀的。

首先,它在人物塑造上面,有著驚人的成就。

這部裡面所描述的數百個人物,其中的那些主要人物,比如諸葛亮、關羽、劉備、曹操等,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在文學史上,都是不朽的經典形象。

二是它在戰爭描繪上,有著非常宏大的敘事。

這部裡面,有著大大小小非常多的戰爭,有著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這些戰爭,在作者的筆下,生動有趣,且變化多端,每一次的描繪,都是生動具體的,場面較大的戰爭,還會從各個角度來描寫。

《三國演義》,是歷史類演義的巔峰。

可以這麼說,羅貫中比99%的人,都更懂《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