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正無聊地聽著歌,轉著筆,然後助理快步進來,在他耳邊說是有人拜訪。

“他有說叫什麼麼?”陸坤沒多在意,看助理的神情就知道,多半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助理抱著一打檔案,低頭看了一眼,哦了一聲,接著道,“他是走插座生意的,去年才成立的公司,估摸規模大不到哪裡去。”

陸坤眉頭皺了皺,“他有沒有說他叫什麼?”

隨著華坤超市的體量日益龐大,撬動的利益團體也越發驚人。想要進入華坤超市的產品品類門檻和要求,也一再提高。

“他說他叫阮立平,想跟咱們推銷他廠子的插座,來了都三回了,前幾次您不在。”助理在身旁小聲解釋道。

當她說出那人名字的時候,陸坤眉毛便是一擰,豁然從位子上站起,揮手吩咐她道,“趕緊把人給我請上來。”

這是大名鼎鼎的公牛插座的阮老闆來了。

插線板是個小玩意,但公牛偏偏把他做成了大事業。

陸坤記得前世某米玩生態鏈的時候,大眾媒體的主流觀點是:公牛將遭受降維打擊,凶多吉少。

而隨著時間推移,被‘降維打擊’的公牛集團利潤和營收都翻了一倍多,併成功上市,晉升千億市值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巨頭,市值接近某米的一半。

要知道,某米的產品線足足有數百個,公牛靠一個插線板,就逼近了某米集團市值的40%!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在人們印象中,某米透過‘生態鏈’的方式來切入這些細分領域,應該是無往而不利的,尤其是那些銷售層級複雜、終端加價率高、冗餘產能較多的行業,某米憑藉資本優勢基本是一打一個準,讓小老闆們膽戰心驚。

正琢磨著事兒呢,人到了。

“你是阮老闆是吧,請坐!”陸坤客氣道。

前世只是點頭之交,他對這阮立平倒是不怎麼熟悉。

“哎,”阮立平從口袋拿出一方小毛巾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然後直接進入正題,“陸總,我這人性子直,我就開門見山了,省得耽誤您的寶貴時間。是這樣......”

多數時候都是阮立平在說,陸坤在聽,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思考。

在實業方面,這種人物,肯定是有天賦的,說不定自己能從他身上學到點東西。

“阮總,你開門見山,我也就快言快語了”,

陸坤抿了口茶潤潤嗓子,而後說道,“論及插線板這一塊,我們現有的供貨渠道商實力並不弱,體量上可能還會比你的公司稍強。你覺得我們為什麼會選擇拋棄原有的合作伙伴,選擇你?”

阮立平灑然一笑,“因為只有我才能做出最好的插線板!”

他顯得很自信,這種自信是發自骨子裡的。

陸坤有點懵,你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我做插線板的理念,那就是‘安全’,這是公牛插座所追求的東西。

我研究過,老百姓對安全敏感度很高,跟家電不一樣,插線板需要24小時通電,消費者普遍對產品質量比較敏感,我們以‘安全’作為第一理念,容易引導使用者形成對公牛插座的依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