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獎章拿到手,陸坤總算是心裡踏實了,之前老是擔心會中途變卦。

基於五一勞動獎章的評選條件,自今日起,他陸坤也算是政治堅定、思想先進、道德高尚、作風務實、學習努力、愛崗敬業、勤勞節約、勇於創新、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企業家代表了。

這可是官方認證的!

儘管某些老一輩的企業家撒錢,煽動邊緣小報發表各種質疑文章,依舊無法改變大局。

論經濟建設貢獻,陸坤的確甩開他們好幾條街,論資排輩在厚厚實實的成就面前,跟螳臂擋車也沒兩樣了。

“哎,陪我去逛會兒街唄?”劉麗萍站在陸坤身後,給他捏著肩膀,少有地撒嬌央求道。

陸坤伸手撥了撥,笑道,“你和丈母孃去不就行了,明哲我看著就行。”

劉麗萍也沒在繼續磨他,乾脆拉了把椅子在他身邊坐下,湊近道,“寫了多少了?”

陸坤拉開抽屜,從裡邊拿出好幾張遍佈密密麻麻小字的紙張遞給她,“剛起了個頭,寫了五六萬字。太難寫了,我都想要放棄了。”

寫書對於他這種文筆尋常,文化底蘊淺薄的人來說,簡直痛苦無比,憋一天也寫不五千字。這五六萬字,寫了近一個月,刪刪改改的,總覺得不甚滿意。

劉麗萍看了看陸坤桌面那一摞摞的資料書,嘴角扯了扯,“慢慢寫,反正又不急著出書。”

“這倒是。”陸坤點點頭道。

歷史上的1996年,有一本《中國可以說不》橫空出世,正版銷量迅速突破百萬,盜版更是可能賣出上前萬,先後被翻譯成八種文字,吸引了全世界100多家媒體的報道關注。

這本書裡有各種在這個時代顯得十分荒誕的預言,比如,不出十年,做多十五年,美觀經濟一定會出大問題;21世紀將是一個屬於中國人的世紀;世界上的一切和平進步,無一不得惠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儘管這本書在發表不久的一段時間內被歐美媒體鞭得體無完膚,給歐美普通老百姓增添日常笑料,但依舊沒能阻攔這本書大火特火。

陸坤不是想把自己炒作成大作家從而躋身文化人的階層,而是想給自己刷刷資歷,加個好名聲。

原南國經濟週報已經正式更名為南國經濟日報了。

加之前段時間陸坤親自前往孫家做客,與孫家的掌權人閉門商議了好幾個小時,談妥了合作條件,如今已經到了在輿論層面適當冒頭的時候了。

說實話,前世陸坤看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03年了,儘管這本書的銷量一直都不錯,但他總是感覺這書‘難以下嚥’,總是硬著眉頭看也看不完。

首先,這本書是沒有任何學術價值可言的,中心元素就是‘狂想’,各種觀點的論據以及論證過程都相當莫名其妙,完全沒有邏輯可言。

書中的行文邏輯和漏洞,比之《讀者》、《意林》裡刊載的雞湯文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完全經不起推敲,只能把受教育程度較低、思想單純的讀者引向憤青的偏差道路。

如果陸坤把這本充滿情緒化、狂熱化的狹隘民族主義書籍原原本本地具現出來的話,收到的絕不會是廣泛的讚譽,反而是來自社會各界的諷刺嘲笑。

他可沒有做好被噴得狗血淋頭的準備。

打嘴仗,遇上噴子,誰能不怕?一句‘鍵來!’就能嚇得人直哆嗦。

“你慢慢寫,我看到你寫的這些東西就頭疼。”劉麗萍揉揉太陽穴,有些無奈道。她向來不喜歡看硬邦邦、不帶情感的文章,熱衷於花鳥園藝、各種小資生活情調以及簡單明瞭的婆媳大戰型電視劇。

“待會兒路過新華書店,記得幫我找找近年的社會時事類書籍,順便帶回來。”陸坤伸手握了握自個兒媳婦柔若無骨的手臂,然後放在臉側蹭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