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們都上學去了,家裡倒是沒那麼鬧騰了。

李秀琴老太太的腿腳早就好利索了,天天出去跟人閒聊,回了家的時候就樂呵呵地圍著陸明哲瞧,稀罕得不得了,高興得眼睛都眯得只剩下一絲縫兒了。

“鄉下給了準信兒了,說是同意虎子不念書了。”劉麗萍剛接完電話,百無聊賴地坐到陸坤身邊,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不念就不念唄。”陸坤不在意道。

虎子本就不是個唸書的苗子,在學校裡待著都覺得是受罪。

當然了,孩子性子還是好的,倒談不上性子劣,就是單純念不進去書而已。

以前每次劉向東這個當老子的掄起棒子要教育的時候,虎子這孩子立馬撒腿就跑;

劉向東好不容易壓下火氣跟他好好說話的時候,虎子又總是嬉皮笑臉的,嘴上答應得好好的,一定好好學習...

然並卵......

死性不改。

去年虎子沒被學校勒令退學之前,大哥劉向東還屬意讓陸坤幫忙弄個貴安縣一中的名額呢。

陸坤心裡不大願意,順帶著‘拐’虎子去學鉤機剷車。

貴安縣一中的名額可不好拿,尤其是虎子那種爛到極致的成績。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即便花一大筆錢打通關係,讓小虎子進了貴安縣一中,估摸著也學不到什麼玩意,純屬浪費時間。

此外,一旦走了這個後門,陸坤心裡也不會好受。

這年頭,小地方除了高考意外,很少有什麼其他的上升機會,什麼保送啊、什麼推薦啊、什麼競賽啊,通通沒有!

對農村的孩子來說,能上一所好高中,很不容易!

這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關卡。

好的高中,每年的招生名額都是有限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兒,像小虎子這種情況,只能是頂替其他考上好高中的學生的名額。

這種潛規則不被宣之於耳,但卻在背光的一面大行其道。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期,有些學生,中考明明考得很好,卻與心儀高中失之交臂的原因。

毀了別人的前程,來成就自己的侄子,陸坤著實做不出來。

哪怕是自家的幾個小崽子,陸坤寧可壓著他們成器,也不讓他們走這種‘毀’人不倦的事情。

陸坤抖了抖手上的報紙,倒是多問了一句,“小虎子現在鉤機剷車開得怎麼樣了?”

劉麗萍笑著道,“還不錯,大師傅表揚他了,說他能吃苦,往後能混碗飯吃。”

師傅口中能混碗飯吃的評價可不低。

要知道,即便是正兒八經的老師,時常掛在嘴上的也是“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朽木不可雕也”......

在老師傅的眼中,可以混口飯吃,可以理解為可以出師了。

“那就好,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有一技之長傍身,總是件好事。”陸坤緩了口氣道,“虎子這也算是東邊不亮西邊亮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

當然了,如果是石頭,無論到哪兒也不會發光。

“唸書的出路總歸是比手藝人廣些。”劉麗萍嘆了口氣,有些遺憾道。

她倒稱不上多遺憾,而是替自己老子遺憾。

如今家裡日子蒸蒸日上,劉老根最大的夢想就是家裡能出個大學生,好光宗耀祖,證明並不是他的基因稀釋了自己媳婦那頭的優秀基因。

畢竟李秀琴孃家那頭,這幾年中專、大專、甚至本科大學生一茬接著一茬地往外冒,著實是叫人眼熱。

如果老劉家孫輩能出個大學生,也能告慰先人了。

劉老根今年都七十四了,能不能撐到家裡孫輩出現大學生,還不一定呢。

當然了,如果論外孫外孫女的話,劉老根倒是對自己家裡的幾個孩子信心十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