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均田制改革一旦完成,大明就能把江北、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六省的土地人口,完全掌握在手,財力和軍事動員能力將會更上層樓。

如果大清不進行必要的改革,以加強軍事力量,等到大明均田完成,大清就真的要完了。

可問題是大清的改革應該怎麼搞呢?

軍事改革的路子,康熙已經有了......可是支援軍事改革的銀子卻得靠新政來取得,可這新政該怎麼搞呢?

想到這裡,康熙又瞅了瞅熊賜履,發現對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於是就對他說:“熊賜履,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說得不對,朕也恕你無罪。”

“謝皇上!”得了這句話,熊賜履也就沒什麼顧慮了,“皇上,如今咱大清面對的局面比起前明的天啟、崇禎二朝還是要好一些的。

天啟、崇禎的加派之所以會搞得民怨沸騰,究其根源就是因為兼併太過!天下間的土地都集中到了藩王和縉紳們的手中,這些人自己不加稅不說,還要從國家的稅賦中分肥。而承擔稅賦的普通百姓又無田無業,自然無力承擔更多的稅賦。而朝廷又一味催逼,結果自然是天下大亂。

但是大清現在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大清的土地兼併還不嚴重,特別是搞了更名田法後,北方的山東、河南、山西、直隸等地又出現了大量有田有業的農戶,是可以承擔重稅的,只要下面的縉紳豪強肯幫著收稅就行了。

而且大清還有遼東無邊無際的沃土......即便有一些小農因為交不上稅給逼得家破,但只要朝廷能組織他們去遼東開墾荒地,他們就不會揭竿而起了。”

康熙聽了熊賜履一番分析,眼前就是一亮,忙追問道:“那朕又該如何讓下面的縉紳豪強幫著加派加賦?”

熊賜履笑著伸出三根手指,“奴才有三招,一是打著尊孔保教的旗號加派。可以讓衍聖公出面上奏請求朝廷加徵‘儒稅’,用來辦新軍,打偽儒。這樣底下人要恨也是恨孔家,皇上您還是仁君啊!

二是行包稅之法。把底下各都各村的稅收都發包給當地的縉紳豪強......交夠了朝廷的銀子,多收的都是他們自己的!

三是皇權不下鄉。既然要包稅,那就得讓包稅的縉紳豪強擁有管制地方和興辦團練之權。手裡有刀子,才能強迫下面的百姓交錢保儒家啊!”

康熙這下終於明白熊賜履的心思了!

保儒家原來是個口號,而保大清其實是一門生意......是一門對底層百姓敲骨吸髓,然後和朝廷分肥的大生意。

而在把底層百姓吃幹抹淨之前,這門生意還是能做下去的!

只是這麼個搞法......好像是在害民啊!這是聖君應該乾的事情嗎?

比較在乎名聲的康熙皇帝還在猶豫,安親王嶽樂已經提出不同意見了,“這個辦法和黃宗羲那個混帳王八蛋提出的‘發賣團練使’的辦法有什麼不一樣?如果這些包稅的縉紳和江南的團練一樣,那朝廷不就虧大了?”

康熙一想也對,趕緊把目光投向了熊賜履。

“不會的,”熊賜履搖搖頭道,“江南那幫目光短淺的團練之所以投降偽明,是不知道偽明會翻臉不認人要均他們的田......而北方的縉紳豪強已經知道了江南均田的事兒,又怎麼肯投靠偽明?況且他們為了大清朝廷多收稅,難免要得罪人啊!一個個血債累累的,怎麼敢投降偽明?”

“有道理!這些人昏了頭才投朱和墭呢!”康熙點了點頭,又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道江南的均田會搞成什麼樣?若是能有一二豪強揭竿而起,攪得江南一片腥風血雨就好了!”

他的話音剛落,角落之中就有個人站起身擠到康熙跟前跪下了,“皇上,奴才周培公有一策可攪得江南一片大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