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話二十郎當的皇子,指望他輕而易舉征服異國,別開玩笑了。

秦國,齊國,越國,遼國都是這種模式,短短數年時間就建起基業來。

朝廷對此可謂是駕輕就熟。

“兒臣知道了!”衛王嘆了口氣。

二十歲的年紀,平日周旋各部觀政,還要寫觀政後的總結,這日子太難過了,還不如就藩吃苦呢!

待衛王離去,老七福王卻也腳步笨拙而來,胖乎乎的臉蛋露出小酒窩,別提多喜慶了。

“怎麼,你也想去就藩?”

朱誼汐捧起一本票擬,饒有興致道。

“不,兒臣此時不想就藩。”

福王臉,立馬就呈現出驚恐模樣,忙不迭地擺手:兒臣不過是幾日沒見過父皇,甚是想念!”

這漂亮話聽得順耳,但朱誼汐可不慣著他,冷聲道:

“漠北將軍言語,你的王城已經建好,待到明年開春,爾就去就藩吧!”

“啊?兒臣捨不得父皇和母妃啊!”

福王小臉皺成一團,從內到外的不願意。

但卻由不得他。

福王的就藩之地,並非是什麼南亞或者西北,而是漠北車臣汗故地,統領數萬帳牧民。

北海總督府和漠北將軍府齊心協力,再加上朝廷的物資供應,從而共建福國。

福王的藩國,就只有一城罷了。

而偌大的草原,也只能供應一城。

雖然國土狹隘了些,且民眾較少,但也是不得不為之。

這是對於藩國的第二種嘗試。

第一種那種分藩建國,朝廷進行打包服務,其對大明國力的消耗實在太大,每建一國,沒有兩三百萬塊下不來。

長此以往,恐怕除了紹武朝,根本就持續不來。

這時,以一城為一國模式就得到了嘗試。

建設一城,多不過三五十萬,少則十來萬,這點小錢無論在哪朝都能輕易的拿出來。

前明時期的親王府個個都比這多,都能堅持下來。

所以朱誼西心中算計,沿著北海總督和科爾沁將軍府附近,建立一連串的藩國,也叫做城國,形成一個個的要塞屏障。

當然也可以叫做據點。

這些地方朝廷完全沒控制力,還不如交給藩國進行開荒。

成本低,易就國,好控制,能擴張,這是必然的選擇。

當然對於藩王來說,這些地方貧瘠而又苦寒,簡直是找罪受,肯定心裡不願意了。

但這是君命,不得不從。

而福國就是這個實驗地。

用過了晚膳,又是喜聞樂見的選妃時刻。

朱誼汐徘徊很久,心裡很難抉擇。

只有姓名而無相貌,這讓人怎麼選?

翻牌子這玩意,還是朱誼汐創造的,不然的話按照明朝的規矩,皇帝得自己選。

這也就造就了一旦妃嬪留下印象不夠,就很難被臨幸,從而孤寡一生。

所以借鑑清朝,朱誼汐採用了翻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