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利用(第1/4頁)
章節報錯
作為僅次於正旦日的節日,冬至是民間百姓極其重視的節日。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天就意味著正式邁入到了農閒,或者說是入冬了。
取暖問題在封建時代,一直是與吃喝並列的困難。
封建王朝時期,居住幾十萬人的國都,就如同黑洞,不斷地吞噬著國家的資源,方圓百里根本就找不到一塊鬱鬱蔥蔥的大山。
所以國都除了要有河流輸送物資,還得有山林為柴薪燃料。
普通人家在冬至這天開始,就得準備柴火和衣物了,抵禦冬天的嚴寒。
故而尤重冬至,這是關乎一家人是否被凍死的關鍵,每年的北京城可有不少這種滅門的慘案。
窮人在路邊凍死,被蔑稱為路倒。
京城由於西山煤礦和蜂窩煤的助力,取暖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但要知道,包括順天府,以及天津在內的京畿地區,可有不少於三五百萬人。
如此龐大的人口,對於煤礦的需求自然也是極大的。
對於太孫來說,他這次奉命巡查戶部,保障京城的取暖問題。
這是他第一次出來歷練,顯然極其重要。
看著絡繹不絕的官道車馬,以及落下的煤渣,他一時間感慨道:“為京城過冬,不知累死多年牛馬呀!”
“不知尚足否?某可聽說價格貴了,凍死不少人。”
“殿下,百官和京營的炭儲,戶部早就提前半年準備了,絕不落下。”
一旁的倉司郎中忙不迭說道,語氣有些急促,生怕皇孫誤會了。
“至於民間百姓,那是商賈們售賣,料想起無事的,不然順天府早就動作了,那些百姓想必是窮困,買不起煤炭。”
“是嗎?”朱輔炚搖頭嘆息,面露憐憫:“朝廷何不售賣一些平價煤,讓百姓安穩過冬?”
“夏日煤廉,冬日煤貴,戶部應該在夏日收煤,冬日放煤出來,惠及百姓。”
“殿下仁德——”
一時間,幾個官吏互相望了一眼,立馬拱手讚歎起來。
哪怕這只是表演,而一落實,絕對是個仁政。
畢竟自古以來只有儲存錢糧的,儲存煤炭的倒是很少,即使得不償失,但絕不耽誤太孫的仁德之名。
同時,對於戶部的官員來說,這也是有利的。
誰也不會嫌棄手中的權力小。
增加一個部門,自然要新增人手,擴大預算,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戶部得實,百姓得利,太孫得名,實在是三贏!
接下來,朱輔炚倒是頗有幾分親民之舉。
他破天荒地來到西山煤礦,不懼危險地下落礦井,與那些礦工們一同在漆黑的礦洞中交談。
轟隆隆的抽水機,一刻不停的抽動著,礦工們則滿身髒色,拎著鋤頭手足無措地坐著。
雖然他們不知道太孫的身份,但這般貴人,卻是他們怎麼也無法見到的。
與太子妃謹言慎行相比,太孫朱輔炚天生膽大,他對於礦洞頗為好奇,四處張望,不時的摸一摸,感受著溼漉漉的環境,內心似乎得到了某種滿足。
對於身邊宦官的勸誡,更是充耳不聞。
他一屁股坐在馬紮上,屁股被硌的疼,但卻混不在意,笑著詢問道:
“你們家住何處?每月銀錢幾許?”
見眾人唯唯諾諾,他拍了下腦袋:“你們每個月能領多少錢?”
“誰要是回答我,我請他吃蜜餞。”
說著,開啟一旁的宦官提到木匣中,拿出了一碟碟蜜餞。
礦工們口水直流,一個個神情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