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下。

世子這塊蛋糕,本來已經被瓜分完畢了,誰知道又有人來插隊,這不是瞎搞嗎?

要知道他們能夠入值東宮,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人脈和關係,可以說是家族未來的希望。

而這幾個明人,連進士都不是,剛來緬甸就入了東宮,著實讓人無語。

幾個緬人土著則面色微微發黑,雖然腆著臉笑著想要融入,但卻怎麼也無法融進入其中。

在緬甸這個漢人高人一等的社會,即使他們是緬甸少有的大貴族,擁有數萬民眾的領主,也得小心伺候著。

其中的尷尬,肉眼可見。

“嘖嘖!”明人們身著官袍,感受那悶熱,手中的扇子怎麼也止不住。

“瞧瞧,生怕咱們搶了他們的食呢!一點大局觀都沒有。”

“好了!”國字臉的狄蒙,他眉頭一皺:“咱們初來乍到,莫要亂了方寸,新人就是新人。”

“穩著點,雖然有世子妃在,但能站穩腳跟卻不容易!”

這下,既然紛紛停住了話語,開始沉默起來。

他們這些人都是孫徵灝從北京招攬的舉人,或者底層官吏。

位置最高,也不過是主薄,縣丞罷了。

世子親攬,再加上對於未來的渴望,一群人自然就來到緬甸。

要知道在大明,人才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講究功名,即使才華再出眾,沒有功名打底也混不出頭來。

與其如此,還不如出外闖一闖。

至於藩王?別鬧了。

一應的文臣最次都是同進士,知府都才能摸到邊,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

所以來到緬甸後,武人去軍隊,普通的文人當了官。

最被看重的,自然就是在東宮了。

“世子到!”隨著宦官的吟唱,世子孫徵灝就緩步而入。

見著這張年輕的身影,眾人紛紛彎下腰行禮。

“邸下!”

“平身吧!”

孫徵灝投入目光,看著眼前這二三十人的文臣隊伍,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這些人入值東宮,要麼是有出色的背景,要麼就本身才華出眾,可以說都是整個緬甸的精華所在。

青年一輩能超過的他們都屈指可數。

一想到這些,他就有些感慨。

但隨即又收斂起來。

在北京待了數月,他當然明白,這些人才雖然出眾,但是相較於大明,還是差了一些。

沒辦法,大明兩億人口,是緬甸的數十倍,讀書群體更是數百上千倍,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諸位,大家來自於天南海北,有的是雲南的,有的是陝西,湖南,但如今都在緬甸,入得東宮,自然是緬甸之人。”

孫徵灝來了個總領:“治理百姓,未來還是要靠你們的。”

這話雖然有些冒昧,但對於西軍出身,整個緬甸都比較粗糙的環境來說,還真是沒什麼忌諱的。

眾人紛紛點頭。